淡水珍珠养殖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水产养殖手册》第261页(7262字)
一、常用育珠河蚌的种类检索表
二、淡水珍珠手术作业
(一)手术作业用具 淡水珍珠施术作业用具,包括细胞小片制备用具、细胞小片移植用具以及插核作业用具。按1人(或2人组合)手术作业用具列表13-1。
表13-1 手术作业用具
(二)作业河蚌
1.作业河蚌用量的比例
(1)无核珍珠的比例:以每只手术蚌移植6×6mm规格的细胞小片40片计算,小片蚌和手术蚌用量之比为1.5-2.0∶1左右。
(2)有核珍珠的比例:有核珍珠所取的细胞小片规格小,其小片蚌和手术蚌用量之比,一般为1∶10-15左右。
2.作业河蚌的术前处理
(1)小片蚌术前处理:
①专池培育:培育前池塘预先进行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水质培肥后养蚌。
②吊养:把蚌吊养在最佳养殖水层中,不宜采取地播式养殖法。
③培育密度:每亩水面吊养2000只左右。
④调节水质: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补充钙、镁、硅、磷等无机肥料,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40cm左右。
⑤如果饵料浮游生物量不足时,要定期补给豆浆,每亩5kg左右;或脱凝鲜猪血每亩5kg左右。
(2)手术蚌术前处理:
①暂养:手术蚌在术前两个月暂养在育珠水层中,以适应术后的水层环境。
②密度:每亩水面暂养密度为3000-4000只。
(三)淡水无核珍珠手术作业
1.细胞小片制备
(1)细胞小片制备原则:
①只能用制取外套膜边缘膜的外表皮制备成细胞小片,中心膜不宜采用。
②外套膜环走肌与色素细胞必须去除干净。
③在制片过程中,尽量避免工具触及分泌面。
④细胞小片的规格通常为0.3-0.4×0.3-0.4cm与0.5-0.6×0.5-0.6cm的正方形。
(2)制片程序:
①用开蚌刀切断制片蚌的前后两个闭壳肌,打开双壳。
②分离外套膜的边缘膜内、外侧上皮组织:把边缘膜外侧上皮组织(外表皮)翻置到玻璃切片板上,切除色素细胞和外套膜环走肌。
③切成正方形的细胞小片,并滴注保养液待植。
(3)制备细胞小片注意事项:
①切除色素细胞时,不要把分泌细胞切除。
②注意手术用具与用水的清洁卫生。
③操作室内不可熏烟,否则会致死细胞或降低细胞小片的活力。
④制片操作不可在阳光下进行,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细胞小片。
⑤在离体待植期间,要注意维持细胞小片内、外环境渗透压的平衡与pH值的稳定。
2.细胞小片移植
(1)细胞小片移植基本原则:
①细胞小片必须移植在外套膜内、外侧上皮组织的结缔组织之中。
②应使细胞小片的分泌面在内,结缔组织在外,移植到手术蚌结缔组织中,保证细胞小片的结缔组织与手术蚌的结缔组织相愈合。
(2)移植的手术类型:
①横插法:使用钩针,在手术蚌外套膜上作横向创口,细胞小片送达创口后,用钩针作横向拉紧整圆。
②直插法:使用直针,在外套膜上作垂直创口,细胞小片切成长方形,使其对折在送片针上成正方形插入创口中,不需整圆。
(3)植片位置与数量:
①在体后半部边缘膜位置,通常每侧可移植细胞小片8-10颗。
②在体后半部中心膜上,通常移植细胞小片3-4行,每行5-7颗。
(四)淡水有核珍珠手术作业
1.珍珠核
(1)制核蚌的贝壳:适于制核河蚌有背瘤丽蚌、多瘤丽蚌天津丽蚌、楔形丽蚌等。其贝壳色白、壳厚且坚硬,比重2.7左右与珍珠相近。不适宜制核的丽蚌为佛耳丽蚌、猪耳丽蚌、刻裂丽蚌、三巨丽蚌等。其壳质松脆,色素沉积深,比重低于2.7,且细胞小片对其嗜核性不强。
(2)制核程序:
(3)珍珠核质量标准:
①主要质量指标:
圆度:正球形。
光洁度:光洁度8级以上为正品,低于6级不适于插核使用。
硬度:3.5-4.0级。
比重:2.7-2.8。
色泽:玉白或银白色,具有褐色或黄色斑痕者,不宜使用。
其他:具裂纹、环纹、突点以及非正球体者为次品。
②标准珍珠核的大小与重量关系:
珍珠核大小规格的划分(表13-2)。
表13-2 珍珠核大小分类
核径大小与重量关系(表13-3)。表13-3 核径大小与重量关系
2.插核方法
(1)插核施术类型:
①先放手术:先插核,后植片。
②后放手术:先植片,后插核。
③同放手术:核与片同时植入。
(2)插核位置:
边缘膜插核;内脏团左袋插核;内脏团右袋插核.
①体后半部边缘膜上,通常可插入5-7mm的中小核,每侧可插7-9颗。
②在内脏团,胃的下方,下行肠的左侧处(左袋)插1颗;心脏下方,上行肠的右侧处(右袋)插1颗。内脏团上通常可插入8-10mm的大核。
(3)无核-有核混插法:在手术蚌边缘膜上先作无核植片手术,每两颗无核之间留出插核部位。待无核珍珠生长1年达3-5mm大小时,再补插有核珍珠。这种混插法,能提高固核率并增加了珍珠的商品形态。
(4)有核珍珠插核伤口的药物处理:
①插核手术完毕后,立即用5%的磷脂(卵磷脂等)涂沫伤口。磷脂类物质对促进外套膜上皮组织的增殖,加速伤口的愈合有积极作用。
②用多种抗菌素类的0.1%浓度溶液处理插核伤口,均能促使伤口加速愈合,防止伤口糜烂、细胞小片坏死。
3.插核蚌手术后死亡因素检索表(表13-4)。
表13-4 插核蚌手术后死亡原因检索
4.插核作业技术指标与定额管理
(1)技术指标:
①手术成活率90%左右。手术插核后暂养休复10天之内死亡,属手术死亡,其死亡率不能超过10%。
②固核率达60%左右。插核手术后暂养休复10-15天左右,伤口基本愈合,在此期间内从伤口中脱出的珍珠核数,不能超出40%。
③附壳率不能超过15%。珍珠核插植手术中,如果创口通道损伤了外套膜壳侧面外表皮,会造成附壳珍珠,其附壳率不能超过15%。
④成珠率98%左右。即所插珍珠核,整个核面沉积有珍珠层者,应达98%左右。不成珠者为素珠、骨珠和上层不完整的珍珠,其比率不能超出2%。
⑤商品率80%左右。形成有核珍珠产品98%的比率中,应有80%的珍珠具有商品价值。
(2)定额管理:
①插核作业1年共7个月,通常安排在2-4月和9-12月进行。
②每一插核作业人员,每天完成插核量不少于100g。
三、珍珠的育成
(一)养殖水域类型
1.闭锁型育珠水域 闭锁型育珠水域有池塘、哑河、内荡和内湖等。
2.开放型育珠水域 开放型育珠水域有河渠、外荡和外湖等。
(二)养殖器材
1.作业河蚌
(1)天然蚌:天然蚌的年龄与蚌体规格不齐,多用3龄以上的成熟蚌。蚌体大小通常在15cm以上,育珠性能不佳,但作为插核手术蚌,则具有插核数量多、固核率高等优良性状。
(2)人工繁殖蚌:人工繁殖的河蚌,当年一般个体可达3-5cm;次年达8-12cm,并可用于手术作业。由于幼蚌处于生长旺盛阶段,珍珠基质分泌力强,成珠速度快,珍珠质量佳。
2.作业蚌用量比例
(1)无核珍珠手术用量比例:细胞小片蚌比手术蚌等于1.0-1.5∶1左右。
(2)有核珍珠手术用量比例:细胞小片蚌等于1.0∶15左右。
3.养殖筏架
(1)浮式筏架:用楠竹、塑料球、浮瓶等作浮子,并固定在延绳上。延绳上吊养河蚌,浮筏随水涨落,使蚌能养殖在固定水层中。
(2)固定筏架:用竹或木在水域中直行打桩,桩上用毛竹或绳索作水平固定,用于吊养河蚌。工作行距以便于行船管理工作为宜,一般为1.5-2.0m。
4.养殖笼
(1)垂置笼:用镀锌铁丝或镀塑铁丝作骨架,用双层网衣构成装蚌袋。分隔成上下两层,每层装蚌5-10只。网线采用3×3的聚氯乙烯线,网眼大小以不漏出河蚌为宜。
(2)平置笼:养殖笼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作水平状吊固在水层中养蚌育珠。
(三)管养措施
1.调节水质
(1)适量施肥:在闭锁性水域中养蚌育珠要定期适量施肥。有机肥以人粪尿为主,辅以堆肥和绿肥;无机肥以氮肥、磷肥和钙肥为主。
(2)适时加注新水:在珍珠生长旺盛的6-9月间,每10天左右加注新水或更换部分新水一次,这是闭锁性育珠水域进行水质调节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当水质恶化或饵料生物组成很坏时,应及时大量加注新水或完全更换新水。
(3)定期翻动沉积物:翻动沉积物能促使水域底部有机物质的分解,并重新释放出沉积物吸附的营养盐类、微量元素等到育珠水层中来。
2.日常管理
(1)调整养殖水层:随着季节和水位的变化,及时调整育珠蚌的养殖水深,使育珠蚌维持在最佳养殖水层中。
(2)防止热昏迷:炎夏高温季节,防止育珠蚌产生热昏迷。当水温35℃时,三角帆蚌开始热昏迷,连续热昏迷3-5天,开始死蚌;37℃时,2-3天开始死蚌。防止热昏迷的主要措施是下降养殖水层,使蚌养殖在水温32℃左右的水层中。
(3)及时清出死蚌:死蚌在未腐烂时清出,以免蚌肉腐败产生的甲基吲哚和吲哚等有毒物质,对蚌产生致死的链锁反应。
(4)及时打捞落蚌:育珠蚌掉落到水域底部时,往往因为缺氧窒息死亡。因此,应及时打捞因风浪等原因掉落的育珠蚌。
(5)预防有害物质污染:防止冶炼厂、电镀厂、电池厂、油漆厂、皮革厂、化工厂、焦化厂、农药厂、造纸厂、织物漂染厂、合成树脂厂等的污水注入育珠水域。
(6)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
(四)病虫害防治
1.蚌病
(1)菌病:菌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烂鳃、红足、珍珠囊溃烂等。病蚌每次注射青霉素5-10万单位;链霉素5-8万单位;硫酸卡那霉素100mg;四环素500mg。隔天一次,连续三次可以治愈由G+或G-细菌所引起的蚌病。
(2)蚌瘟病:瘟病病原体是病毒。病蚌首先是鳃纤毛脱落,因而不能激动呼吸和摄食水流,逐渐造成死亡。病蚌除消化器官中残食少、直肠中几乎无粪便,外观看不到其他明显症状。当前我国流行的这种蚌瘟病,只限于三角帆蚌,目前尚无完善的治疗措施。
(3)肝糜烂病:病因系藻毒素所致,病症主要表现是肝胰脏糜烂。夏季高温季节,育珠水域蓝绿藻类浮游植物占优势时,育珠蚌滤食含有藻毒素的蓝绿藻种类,被晶杆体释放的消化酶把藻体果胶质外壳消化后,藻毒素即被释出,由胃中经肝管进入肝、胰脏,使肝糜烂而致蚌死亡。
腐败蚌肉系高蛋白物质,在闭锁性水域的高温季节,促进了这类致病藻类的增殖。因此,陈旧性的育珠水域,流行此病的可能性更大。
预防本病首先要考虑调整育珠蚌养殖水层,减少滤食致病藻类的数量。另外,使闭锁性水域造成缓流条件,以抑制致病藻类的繁殖和达到繁殖高峰。
2.敌害 河蚌的敌害生物有鳖、鳗、黄鳝、刺鳅、大青鱼等吞食蚌肉;钻蚀藻类钻蚀贝壳;淡水壳菜丛附在育珠蚌体后端出、入水孔处,与蚌争食、争氧;虾、蟹常咬食蚌肉;鸭和猛禽也喜啄食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