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溶液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72页(4577字)

胶体溶液输入血管后,可增加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使组织间液的水分被吸收入血管内,扩大循环血容量,从而起到升高血压、抗休克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的胶体溶液除全血外,还有右旋糖酐、聚乙烯吡咯酮、冻干血浆等。

一、全 血(blood)

由出血或严重贫血而引起休克时,最好用全血。需要量因失血量或贫血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异。输血前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1)输血的并发症:常见的有发热(血中含有过多热原质)或荨麻疹。如血被污染可引起败血症或肝炎,配血不合的输血可引起溶血。若输入大量的含枸橼酸钠做抗凝剂的血液可引起低钙血症。

(2)全血不能与5%葡萄糖溶液混合,否则有发生凝血和溶血的危险。输血前后一般用生理盐水作输血或继续输用其他液体的准备。

二、右旋糖酐溶液(dextran solution)

右旋糖酐是蔗糖经肠膜状明串珠菌-1226(lenconostoc mesenteroides)发酵后生成的一种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经处理精制而得。由于聚合的葡萄糖分子数目不同,而产生不同分子量的产品,包括中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6万~8万)、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2万~4万)和小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1万~2万)。

【生理作用】

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浆容量和维持血压。能阻止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粘稠性,因而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本品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其排泄速度与分子量大小有关。当输入机体1h后,中、低、小分子右旋糖酐自尿中排出分别为30%、50%、70%左右;24h后分别排出60%、70%、80%左右。

【用途】

临床上常用的是中分子右旋糖酐,主要用作血浆代用品,用于出血性休克等。低、小分子右旋糖酐能改善微循环,预防和消除血管内红细胞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亦有扩充血容量的作用,但作用较中分子右旋糖酐短暂,用于各种休克所致的微循环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出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周围血管疾病等。

【用法及用量】

静脉滴注。每天250~500ml,或视病情而定。

【副作用与毒性】

偶有过敏反应和荨麻疹、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喘息、关节痛、出血等,极个别的有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和胸闷,过敏性休克罕见。

【注意事项】

(1)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障碍、出血性疾病等患者忌用。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活动性肺结核、有过敏史等患者慎用。

(2)输注速度视病情而定,如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输注应快,必要时加压输注。中分子量制剂每分钟注入20~40ml,低、小分子量制剂每分钟注入5~15ml,待血压上升后可酌情减慢。小分子量制剂必要时可作动脉输注。

(3)首次使用时,滴速宜慢并严密观察5~10min。不宜与全血混合输注,以免引起血细胞凝集和聚集。本品为血容量扩充剂,不能代替全血的作用。输注过程中应注意调节电解质的平衡。

(4)小分子量制剂尚有利尿作用,有利于预防休克后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但不宜用于严重肾病患者。

(5)每次用量不宜超过1500ml,如用量过大易引起出血倾向和低蛋白血症。手术面渗血较多者及伴有急性炎症的脉管炎患者,不宜应用过多或使用低、小分子量制剂,以免增加渗血或使炎症扩展。

【常用制剂】

1.中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70)6%或10%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6%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每瓶250ml、500ml。

2.低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40)6%或10%低分子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6%或10%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每瓶100、250、500ml。

3.小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20)10%小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又名脉通),每瓶250ml、500ml。

三、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

又称聚乙烯吡啶、PVP、povidone,平均分子量为2.5万~4万。

【生理作用】

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

【用途】

用于外伤性休克、大出血、烧伤等,因其作用持久,亦可作为某些药物的延缓吸收剂及解毒剂。

【用法及用量】

静脉滴注。每次500~1000ml,烧伤患者可用至3000~4000ml。

【注意事项】

(1)2岁以下小儿禁用。

(2)影响血沉及血糖、白蛋白、球蛋白等某些还原性物质的测定结果。

(3)可与葡萄糖氯化钠液、林格氏液配伍应用。

(4)婴儿有产生休克样反应者。长期大量使用会使血浆蛋白显着降低。

四、冻干健康人血浆(freezedriedhuman plasma)

为淡黄色海绵状疏松固体。在15~20℃加入与原液体血浆量相等的稀释液,应在10min内全部溶解为浅黄色微浑浊液体。

【生理作用】

具有增加血容量、血浆蛋白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用途】

用于失血、外伤或烧伤性休克、低血浆蛋白性水肿的治疗。

【用法及用量】

静脉滴注。用0.1%枸橼酸钠注射液溶解,用带滤网的输血器滤过后滴入。一般剂量为200~500ml。

【注意事项】

(1)溶解时勿剧烈振摇,一般在10min内即可溶解。溶液中如有不溶物存在时,不宜输用。

(2)溶解时应先将溶媒升温至30℃左右,以加速干血浆的溶解。

(3)干血浆溶解后应在3h内输完。

(4)在输用前不需做血型或合血试验。

(5)稀释时如无0.1%枸橼酸注射液,可用灭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代替。

五、右旋糖酐 10(dextran 10)

【生理作用】

同右旋糖酐40相似,但其改善微循环、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作用强于右旋糖酐40。其维持血容量和升压作用较右旋糖酐40为短,约3h。

【用途】

适用于急性失血性休克、创伤及烧伤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形成、脑供血不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等。此外,术前有低血容量及硬膜外麻醉后所致低血压者均可使用本品升压。

【用法及用量】

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5~15ml/min,血压上升后可酌情减慢,每次500~1000ml。

【注意事项】

(1)偶见荨麻疹、发热、血压降低、呼吸困难、胸闷、血尿等不良反应。

(2)用量过大可致贫血、低血浆蛋白和凝血时间延长等现象。急性大出血时最好能与全血并用。

(3)本品利尿作用较强,故不宜用于肾病患者。

(4)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六、羟乙基淀粉注射液(injection hydroxyethylamyli)

亦称706代血浆,为黄色或淡黄色澄明液体。平均分子量为2.5万~4.5万。

【生理作用】

输注后能起到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及维持血压等作用。

【用途】

用于外伤性、失血性和中毒性休克,亦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状动脉功能不全、脑血栓、心肌梗死及顽固性荨麻疹等。

【用法及用量】

静脉滴注。每次500~1000ml。需要时可增加至每日2000~3000ml,每分钟滴注80~160滴,或按病情而定。大量输用对肝、肾功能无损害,对凝血功能也无明显影响,比右旋糖酐更为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