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600页(1502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白芍药、金芍药。为芍药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药性】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和营,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应用】

⒈ 用于肝血亏虚,月经不调,崩中漏下,伴有面色苍白,眩晕心悸等,多配当归、川芎、熟地同用,方如四物汤;若血虚有热,月经不调,宜配黄芩、黄柏、续断等同用,方如保阴煎;若崩漏不止,可配艾叶、阿胶等同用。

2.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两胁作痛,脘腹疼痛,四肢拘挛作痛。治肝郁血虚,胁肋疼痛,常配当归、白术、柴胡等同用,方如逍遥散;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可配枳实同用,方如枳实芍药散;治痛经,可配当归等同用,方如当归芍药散;若肝脾失和,脘腹挛急作痛,或血虚引起的四肢拘挛作痛,每与甘草配伍(方如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有寒可加肉桂,有热可加黄芩;若治肝旺脾虚之腹痛泄泻,常配白术、陈皮、防风等同用,方如痛泻要方;若热利腹痛,则可与黄芩同用,方如黄芩汤。

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多配生地黄、膝、代赭石等同用,方如建瓴汤。本品还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或目生翳障,常与柴胡、决明子、青葙子同用。

4.用于表虚汗出,阴虚盗汗。如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常配桂枝同用,以调和营卫,方如桂枝汤;若治阴虚盗汗,则配用骨、牡蛎、浮小麦等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平抑肝阳宜生用,养肝柔肝宜炒用。

【使用注意】虚寒之证不宜单独使用。反藜芦。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根含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白芍苷、芍药苷元酮、没食子酰芍药苷、β-10 蒎烯基-β-巢菜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β-谷甾醇、胡萝卜甾醇苷。还含右旋儿茶精及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酸、牡丹酚等。

2.药理作用 白芍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煎剂对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催产素所致子宫收缩;芍药苷对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并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白芍总苷能显着提高动物的耐缺氧能力,可延长减压缺氧存活时间;煎剂在试管内对京科68 1病毒和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类风湿性关节炎:对2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白芍总苷的开放性临床试验,大剂量服用白芍总苷,每日12~18g、连续服用8周。结果对类风湿患者有明显疗效,不仅能够减轻临床症状,而且能明显改善实验指标。[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3):197]② 习惯性便秘:用生白芍24~40g,生甘草10~15g,水煎服。治疗60例,均奏效迅速。[中医杂志,1983,(8):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