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作品的翻译和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76页(3237字)

俄国伟大人普希金的名字,最早在1900年被介绍到我国来。在当年出版的《俄国政俗通考》一书中曾写道:“俄国亦有着名之诗家,有名普世经者,尤为名震一时”。到了1903年,他的名作小说《上尉的女儿》由戢翼翚从日文转译为中文,改名为《俄国情史》。

我国最早论述普希金的人是鲁迅。他在1907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一文中说:“普式庚……幼即为诗,初建罗曼宗(即浪漫主义——笔者)于其文界,名以大扬。……俄自有普式庚,文界始独立,故文学史家芘宾谓真正之俄国文章,实与斯人偕起也”。

普希金的作品被广泛地介绍到我国来,主要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事。20年代初,普希金的《驿站监察吏》(即《驿站长》)、《雪媒》(即《暴风雪》)、《莫萨特与沙莱里》、《甲必丹之女》(即《上尉的女儿》)、《普希金小说集》被翻译出版。

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普希金的作品,特别是他的诗歌作品,又陆续不断地被介绍到我国来。鲁迅在1934年创办的《译文》杂志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1937年2月10日是普希金逝世百年忌辰,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编了《普式庚逝世百周年纪念集》;生活书店出版了黄源编辑的《普式庚研究》,《中苏文化》杂志出了《普希金逝世百年纪念号》。在作品方面如光明书店出版了《普希金创作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普式庚短篇小说集》和《杜勃洛夫斯基》,生活书店出版了《复仇艳遇》(即《杜勃罗夫斯基》)。

抗日战争期间,对普希金作品的翻译介绍也未中断。1940年初次根据瞿秋白1933年在上海翻译的叙事诗《茨冈》手稿出版了单行本;其他有穆木天翻译的几种叙事诗;孙用重译了《甲必丹之女》(1944年);至于《奥涅金》则有了苏夫(1942年)和吕荧(1944年)翻译的两种译本。这是普希金着名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最早的中译。

1947年2月普希金逝世110周年时,上海时代出版社出版了由罗果夫和戈宝权合编的一本图文并茂的《普希金文集》。不仅新译了普希金的诗歌作品和散文作品,而且编选了俄国、苏联和中国作家论述普希金的文字,特别是戈宝权写的《普希金在中国》和编辑的《普希金作品中译本编目》,对我国多年来研究普希金的情况作了全面的回顾和概述,一直到现在还具有史料性的价值。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普希金的作品被大量地翻译介绍过来。在研究工作方面,继戈宝权之后,管珑又就普希金作品在中国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编成了新的书目。1959年戈宝权为《文学评论》写有长篇论文《普希金和中国》,对普希金和中国的关系作了全面的论述;还有他写的《谈普希金的〈俄国情史〉》一文,终于通过研究查明了我国最早翻译的《俄国情史》,实即《上尉的女儿》的中译本。

从80年代初起,普希金作品的中译本更是不断涌现。其中即有《普希金抒情诗选》(查良铮译,1982年)、《普希金抒情诗选》(刘湛秋译,1984年)、《普希金爱情诗选》(汤毓强、陈浣萍译,1984年)、《普希金抒情诗选》(冯春译,1985年)、《普希金诗集》(戈宝权译,1986年)、《普希金长诗选》(余振译,1984年)、《普希金叙事诗选》(查良铮译,1985年)、三种《叶甫盖尼·奥涅金》(王士燮译,1981年;冯春译,1982年;王智量译,1985年)、三种《普希金童话诗》(梦海、冯春译,1979年、1982年;任溶溶译,1984年;戈宝权译,1985年)、《普希金戏剧集》(戴启篁译,1982年)、三种《普希金小说集》(萧珊等译,1982年;冯春译,1982年;戴启篁译,1983年)、《普希金论文学》(张铁夫、黄弗同译,1983年)等书。在传记方面则有格罗斯曼写的《普希金传》(王士燮译,1983年)。此外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了纪念普希金逝世150周年,从1985年起开始出版七卷本的《普希金选集》,于1987年全部出齐。

在普希金的研究方面,值得提到的,就是1981年5月18日至24日在长沙召开过有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240多人参加的普希金学术讨论会,由全国各高等院校从事俄国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是出40多篇论文。其中对普希金生平和思想中的重要问题,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普希金创作中的抒情诗、叙事诗、诗剧《鲍里斯·戈部诺夫》、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特别是诗中的奥涅金和达古雅哪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以及小说童话诗等都有专文加以评论,而且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学术讨论会上的论文,后经易漱泉、王远泽两人挑选了22篇,编成《普希金创作评论集》,于1983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书前印有戈宝权写的《普希金和中国》的长文,书后附有我国报刊上发表的普希金研究资料索引,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从20年代直到目前为止的普希金研究方面的情况。

【参考文献】:

戈宝权:《屠格涅夫与中国文学》,《世界文学》1983年第3期。

陈元恺:《屠格涅夫与中国作家》,《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4期。

花建:《巴金与屠格涅夫》,《社会科学》1981年第6期。

叶乃方:《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观点》,《俄苏文学》1983年第5期。

程正民:《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创作论》,《苏联文学》1983年第4期。

智量:《小说家之中的小说家——屠格涅夫艺术特点散记》,《文艺论丛》第19辑,1983年9月。

冯增义:《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的心理分析》,《华东师大学报》1984年1期。

陈桑:》〈前夜〉、〈父与子〉译本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陈桑:《论虚无主义者巴扎罗夫》,《春风译丛》1981年第1期。

朱逸森:《也谈〈处女地〉》,《华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

姜椿芳:《对罗亭的一种看法》,《俄苏文学》1983年第5期。

朱宪生:《略谈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研究生学报》1980年创刊号。

黄伟经:《诗的韵味和散文的清新、优美》,《广州文艺》1980年第3期。

张洪榛:《屠格涅夫的戏剧创作》,《河北戏剧》1983年第3期。

区品圣:《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华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5期。

赵先捷:《开拓者与深耕者——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早期作品中农民形象初探》,《求是学刊》1983年第6期。

张宪周:《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北京出版社,1981年10月。

王思敏:《屠格涅夫》,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