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77页(3148字)

早在“五四”运动前后,我国文学界就开始翻译介绍屠格涅夫的文学作品。1920年,茅盾就曾经强调指出:“中国现在要介绍新派小说,应该先从写实派、自然派介绍起。”在茅盾和其他着名作家的倡导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屠格涅夫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大部份中短篇小说、散文都相继翻译成中文。同时,我国作家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巴金等对屠格涅夫的作品也做过一些扼要而中肯的评价,肯定了其思想艺术成就。

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我国对屠格涅夫作品的翻译、出版、研究比解放前大有发展。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小说、散文诗、剧本,有的重版,有的重译,有的则有好几个译本。对屠格涅夫的研究和评论工作也开始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但是成果还不甚明显。研究工作往往限于对个别作品的评论以及对作家生平、创作道路的叙述。这一时期,成就比较显着的则是翻译了苏联文学史家撰写的学术论着和俄苏文学史。

“文革”期间,外国文学被视为封资修的“大染缸”。因此,这期间屠格涅夫的研究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清算了极“左”路线,把工作的重心转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上来。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又得以贯彻执行。这几年来,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屠格涅夫的翻译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重新出版了过去已有译本的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戏剧作品;同时还翻译出版了过去没有译本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论文。有的过去虽有译本,但又出现了新译本。苏联文学史家撰写的新的屠格涅夫评传也陆续翻译过来。我国外国文学工作者在国内刊物上发表了篇目繁多的、涉及面很广的评论屠格涅夫的论文。我国学者写的研究屠格涅夫创作的专着也相继问世。1983年,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为纪念屠格涅夫逝世100周年,还在厦门召开了屠格涅夫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老一辈的专家、教授,也有中青年苏联文学研究工作者和研究生。会上提供了70余篇论文,探讨的问题广泛深入,体现了近几年来屠格涅夫研究的水平。

综现近几年来发表的论文和学术讨论会的情况,可以认为我国的屠格涅夫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成果是明显的,体现了研究外国文学遗产要为我国社会主义情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精神。具体地说,屠格涅夫研究在以下几方而有所突破:

“屠格涅夫和我们”是近来我国屠格涅夫研究者们关心的课题。他们从中国历史和现当代的两个角度,阐明了屠格涅夫的作品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和现代社会主义文学的借鉴作用。

屠格涅夫现实主义创作论是近来研究者们注意的中心。针对文艺界一度出现的否定现实主义文学,鼓吹“社会主义现代派”的思潮,研究者们深入探讨了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创作论,指出“文学的真实性是屠格涅夫现实主义创作论的基础,而典型论则是屠格涅夫现实主义创作论的核心”。有的研究者还从具体作品入手,论证了屠格涅夫现实主义的特点: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隐蔽的心理分析、简洁的描写技巧、理想和现实的结合,从而得出结论说:“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我国外国文学工作者对屠格涅夫文学作品的分析也在不断深入。无论是对六部长篇小说的评论,还是对散文诗、剧本、特写、中短篇小说的评介都取得了不少成果,并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了发展。研究者们力图避免过去那种重主题思想而轻艺术技巧的传统分析方法,有意识地转向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综合分析并突出艺术分析的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屠格涅夫与其他作家的关系,也是我国外国文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不少论文涉及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与杜勃罗留波夫、屠格涅夫与冈察洛夫的关系,对他们的社会主张、美学思想和创作风格进行比较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屠格涅夫创作的理解。

关于屠格涅夫的正面形象,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者始终感兴趣的问题。屠格涅夫的正面人物具有“英雄”性和示范性,具有鼓舞人向上的力量。研究者们认为,屠格涅夫以俄国文明阶层即知识分子作为自己主要考察和描写的对象,绝非偶然。这是因为从现实看,俄国知识分子在解放运动中是除农民以外最重要的一支革命力量;从文学创作规律来看,影响俄国解放运动、提出激进口号的俄国优秀的贵族与平民知识分子更符合文学中正面主人公的要求;从屠格涅夫的主观来看,屠格涅夫在政治上坚决反对农奴制,立下了“汉尼拔誓言”,这种进步立场使他能够选择俄国解放运动中的进步力量作为自己的主人公。屠格涅夫塑造正面人物的创作实践对发展我国新时期的文学仍不失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戈宝权:《屠格涅夫与中国文学》,《世界文学》1983年第3期。

陈元恺:《屠格涅夫与中国作家》,《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4期。

花建:《巴金与屠格涅夫》,《社会科学》1981年第6期。

叶乃方:《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观点》,《俄苏文学》1983年第5期。

程正民:《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创作论》,《苏联文学》1983年第4期。

智量:《小说家之中的小说家——屠格涅夫艺术特点散记》,《文艺论丛》第19辑,1983年9月。

冯增义:《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的心理分析》,《华东师大学报》1984年1期。

陈桑:》〈前夜〉、〈父与子〉译本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陈桑:《论虚无主义者巴扎罗夫》,《春风译丛》1981年第1期。

朱逸森:《也谈〈处女地〉》,《华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

姜椿芳:《对罗亭的一种看法》,《俄苏文学》1983年第5期。

朱宪生:《略谈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研究生学报》1980年创刊号。

黄伟经:《诗的韵味和散文的清新、优美》,《广州文艺》1980年第3期。

张洪榛:《屠格涅夫的戏剧创作》,《河北戏剧》1983年第3期。

区品圣:《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华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5期。

赵先捷:《开拓者与深耕者——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早期作品中农民形象初探》,《求是学刊》1983年第6期。

张宪周:《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北京出版社,1981年10月。

王思敏:《屠格涅夫》,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