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627页(5199字)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也常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按肿瘤细胞特征,疾病起病方式,淋巴结外组织器官的涉及率,病程进展以及对治疗反应的不同,可将淋巴瘤分为两大类,即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
【病理类型】
1.霍奇金病 早在1944年Jackson和Parker将HD分成三型,即副肉芽肿、肉芽肿和肉瘤型。以此分类,约90%HD患者归入肉芽肿型,不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估计。1963年Lukes和Bulter提出HD的六型分类法。1966年,在Rye国际会议上又将六型简化成四型(表6-20),其为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HD分类法。1994年,欧美修改分类(REAL)将HD分成5类。
表6-20 霍奇金病(HD)分类
2.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分类远比HD复杂,最早的NHL分类由Gall和MAllory(1942)提出。1966年Rappaport将NHL分成结节型和弥漫型两大类,再按细胞学特点分成各种亚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病理学家都在致力于寻找一种新的分类,以避免Rappaport分类的不精确性,并使分类与免疫系统关系更为密切。现将常用的、新的分类方法列表如下。
(1)NHL的Kiel最新分类详见表6-21。
表6-21 NHL的Kiel最新分类
(2)NHL的工作分类法(Working Formulation,WF) WF简明易懂,且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估计,得到了临床医生及病理学家的首肯。此分类法适合于B细胞淋巴瘤,尤其是结内B细胞淋巴瘤(表6-22)。
表6-22 NHL的工作分类法(Working Formulation)
*目前倾向于将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归入高危组,将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归入中危组。主要因为前者治疗类似于白血病治疗,后者化疗方案与其他中危组淋巴瘤相同
3.淋巴组织肿瘤欧美修改分类(REAL,1997年)
1997年,美国血液病理会议提出的淋巴瘤分类的初步建议,基本上仍参照1994年的REAL分类,但将组织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另列一类,而浆细胞型疾患改名为免疫分泌型疾病(表6-23)。
表6-23 淋巴组织肿瘤欧美修改分类(1997)
【临床分期】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淋巴瘤分期法是Ann Arbor分期法,它反映了霍奇金病沿淋巴系统顺序扩展的特点,按病变侵犯的范围可划分为四期,四期的预后不一,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1989年在英国Costwolds召开的会议上对Ann Arbor分期作了修订,使霍奇金病的分期更趋完善,称为Cost-wolds分期法,见表6-24。
表6-24 Costwolds分期法
目前,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也采用AnnArbor分期法,但存在一定问题。美国NCI对中度及高度恶性淋巴瘤提出了新的改良分期法,见表6-25。
表6-25 NCI改良分期法(中度和高度恶性淋巴瘤)
【诊断】
1.临床表现
(1)淋巴结肿大 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最常见的征象。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其次为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质坚而有弹性,早期互不粘连,以后相互融合。
(2)组织器管受压症状 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管、气管、上腔静脉可引起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胸腔积液和上腔静脉综合征;后腹膜淋巴结肿大常引起背痛及下肢、会阴部或阴囊水肿;胆总管受压可引起黄疸;输尿管受压可引起肾盂积水,肠腔受压可引起肠梗阻等。
(3)肝脾肿大 常见于晚期病例。
(4)淋巴结外器官侵犯 NHL较HD更有结外器官侵犯的倾向。结外累及以胃肠道、骨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较多,其他尚可有胸部、皮肤、骨髓、眼、肾脏、甲状腺、肾上腺、前列腺、卵巢、乳腺的侵犯。
(5)全身症状 包括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和全身瘙痒等。
(6)其他并发疾病 恶性肿瘤并发白血病,报道最多的是HD,大多并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平均存活1个月,一般少于1年。HD尚可伴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但较少见。
2.辅助检查
(1)淋巴结的组织病理检查 至今仍然是诊断淋巴瘤必不可少的手段。应选择颈部及腋下的肿大淋巴结为宜,要求完整切除,并作淋巴结印片及细胞形态学观察。当累及其他组织如皮肤等也可作活检和印片,以协助确诊。
(2)免疫标记 免疫酶标记在淋巴瘤的诊断中已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法。应用免疫标记证实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性,对淋巴瘤的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3)基因重组技术 基因重组技术在淋巴系统肿瘤中可以证实其单克隆性增殖,而进一步明确诊断,目前应用较多的是Ig和TCR基因重组的检测。
(4)血液生化分析 血清β2-微球蛋白及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是预后不良的征兆。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具有较明显临床症状或复发的患者sIL-2R常升高。
(5)淋巴瘤的分期诊断 淋巴瘤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力求在治疗前作出准确的分期,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重要依据。分期检查主要包括:
1)详细病史记录 确定有无全身症状存在(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
2)全面体格检查 包括体表各区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情况,有无腹部肿块及睾丸肿块等,不要遗漏对口咽韦氏环的检查。
3)影像学血检查 X线摄片、CT、B超、磁共振、67镓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各种手段以确定纵隔、肺门、腹主动脉旁、髂血管周围、肝门、脾门、肠系膜等区淋巴结肿大情况,肝、脾、肺等实质脏器有无肿瘤侵犯等。
4)骨髓涂片和活检 了解骨髓受侵情况。
【治疗】
1.HD的治疗
(1)放射治疗 LP,NS,MC型的Ⅰ A~B,Ⅱ A~B及ⅢA(Ⅲ,指病变涉及上腹部淋巴结)患者,均以放疗为主。以下情况给予适当化疗:①大纵隔患者(纵隔最大径达胸廓最大横径的1/3);②脾脏侵犯较少;③应作全淋巴结照射的ⅠB、ⅡB以及Ⅲ1A的女性患者,为保存卵巢功能而未作盆腔野照射。目前常用的照射技术有:①累及野(IF)照射:适应于以化疗为主,放疗为辅助治疗的患者;②扩大野(EF)照射或次全淋巴结照射(STNI);③全淋巴结照射(TNI)。
(2)化学治疗
1)化疗适应证 ①不适于放射治疗者及第Ⅲ、Ⅳ期患者;②在紧急情况下需迅速解除压迫症状者,如骨髓压迫症、心包积液、上腔静脉受压、器官受压窒息等;③局部淋巴瘤患者可作为放疗的辅助疗法。
2)联合化疗方案 较常用的方案为MOPP,CHOP,ABVD等。MOPP方案:氮芥6mg/m2,静注第1,8天;长春新碱1.0~1.4mg/m2,静注第1,8天;甲基苄肼100mg/m2/d,口服第1~14天;泼尼松(强的松)40mg/m2/d,口服第1~14天。14d为一周期,休息14d,通常予6个周期以上。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mg/m2,静注第1天;多柔比星(阿霉素)50mg/m2,静注第1天;长春新碱1.4mg/m2,静注第1天;泼尼松(强的松)100mg,口服第1~5无。每28天重复一疗程。
2.NHL的治疗
(1)放射治疗 NHL患者病变较为广泛,单一应用放疗作用有限。目前,放疗一般用于受侵的淋巴结区,对于巨块型淋巴瘤等能有效控制局部症状;对于病变广泛病例,局部放疗配合全身化疗以预防局部复发,提高疗效。
1)低、中度恶性NHL 对于Ⅰ/Ⅱ期患者可选用联合化疗方案COP,COPP或CHOP,有效率在60%~80%之间,如加用局部放疗,相当部分病例可获长期生存。
COP方案 环磷酰胺400mg/m2,口服第1~5天;长春新碱1.4mg/m2,静注第1天;泼尼松(强的松)60~100mg/m2,口服第1~5天,每21d重复一疗程。
COPP方案 环磷酰胺600mg/m2,静注第1,8天;长春新碱1.4mg/m2,静注第1,8天;甲基苄肼100mg/m2,口服第1~10天;泼尼松(强的松)40mg/m2,口服第1~14天。
最近国外应用的新药尚有:fludarabine25~30mg/m2,静注3~5d或2-CDA0.1mg/m2静注7d,每4~6周重复一疗程。
2)中度恶性NHL 可选用的方案有CHOP,BACOP等。一般完全缓解率在50%~80%。对于弥漫性组织细胞型,CHOP,COMA或COMLA方案的疗效较好。其他如ProMACE-MOPP,COPABP两组互不交叉耐药的方案交替使用,也有较好疗效。
3)高度恶性NHL 治疗中难度较大,治疗上以化疗为主,可用第三代化疗方案Pro-MACE-CytaBOM,CHOMP,APO等。高度恶性NHL患者很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受侵,故应给于预防性鞘内注射或全颅加全脊髓照射。
3.难治性淋巴瘤的治疗 对复发或难治的淋巴瘤,大剂量化疗加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至少对部分患者可能有一定效果,可取得长期缓解。
4.其他治疗 目前尚有α干扰素(IFN-α)联合化疗或IFN-α维持治疗。临床实践证明,IFN对中高度恶性NHL疗效较差,对初治的低度恶性NHL有良好的疗效,其疗效与常规化疗大致相似。对化疗后复发患者应用LAK/IL-2疗法、单抗、TNF等生物疗法,约45%~65%患者得到再次缓解。但缓解时间仍然不长,平均存活期在1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