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分析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现代企业理财手册下》第1851页(2652字)

1.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其效果的分析

分析固定资产时,首先要分析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其次分析固定资产构成的变化情况,再次是分析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

(1)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的分析

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的分析,应以固定资产的期末数与期初数作比较,确定其增加或减少的具体数额,并在此基础上,查明影响固定资产变动原因。

假设某施工企业199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的有关资料如下:

从上面资料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期末比期初增加400,000元,但由于累计折旧增加了180,000元,引起固定资产相应地减少这一数额。两项相抵,使1993年年末数比1992年年末数净增加了220,000元(400,000元-180,000元)。

表明1993年未按原值计算的固定资产总量是1992年末固定资产总量的111.11%。即增长了11.11%,增长额为400000元。

表明1993年末按净额计算的固定资产总额是1992年末净值总量的107.64%,即增长37.64%,增长额为220,000元。

为了进一步查明固定资产原值增减变动的原因,根据有关资料,编制分析表如下:

根据上述所反映的资料应进一步分析重点固定资产更新率、固定资产退废率和固定资产增长率等,借以考查固定资产的更新程度,退废程度和增长情况等。

③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加数-固定资产减少数/年初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

从上面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固定资产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更新率大于退废率,增长率为11.11%。而退废率只有2%,这对企业生产的增长和职工生活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

(2)固定资产结构变化的分析

固定资产结构,是指各类固定资产在全部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它可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配备情况和利用程度。根据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表及有关核算资料编制分析表如下:

固定资产结构变化情况分析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固定资产的结构发生了变动,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比重由年初的78.3%,增加到80%,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比重从年初的19.6%,下降到18.9%,未使用固定资产由年初0.4%,下降到0.2%,不需用固定资产由年初数0.9%,下降到0.2%。

从这些变化情况来看,可以说明企业各类固定资产的增长比例还是正常的,未使用和不需用固定资产的减少(29,000元),说明在处理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3)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的分析

分析时应把施工企业占用固定资产的数额和完成的工作量联系起来考察。固定资产利用效果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同等条件下,如果每百元建安工作量占用的固定资产总值越小,则表明企业的固定资产综合利用的效果越好,它能以较少的固定资产完成更多的建安工作量。反之,则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不好,没有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应有效果。

假设某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年度的每百元建安工作量占用的固定资产总值与上年比较降低4.34元,降低率达10.85%,这是固定资产利用效果提高的表现,成绩应予肯定。

另外,从工作量的速度来看也同样可以说明这个问题。1993年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虽然增加了322,167元,增长率为8.95%,而完成的建安工作量却比上年增加2,000,000元,增长率为22.22%,这一情况表明,产量增长速度超过了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

(4)技术装备率分析

劳动技术装备程度,一般可以按每一建安工人平均所占有的施工机械价格表示。它反映出企业自有施工机械的价值与建安工人人数的比例关系。这一指标也称为技术装备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假设某施工企业施工机械年初原值155.1万元,累计已提折旧57.6万元,净值为97.5万元。年末原值177.09万元,累计折旧62.7万元,净值为115.2万元,其劳动技术装备程度分析如下:

根据上列劳动技术装备分析表的资料,该企业本年度的技术装备率比上年度人均增加了70元,提高10.77%。表明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保证今年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但该企业由于底子薄,总的技术装备程度只人均720元,与同行业相比还不高,对今后承担高层建筑和复杂结构的工程有一定的局限性,还应在固定资产比重上适当加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