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妇产科手册》第414页(8222字)

流产是指孕期尚不足20周,出现胚胎、胎儿死亡,或排出母体者。流产发生在12周以前者称为早期流产,流产发生在12周以后的称为晚期流产。临床上以阴道不规则流血,量从点滴到大量,或伴有大血块排出,腰酸、痉挛性下腹痛为主要表现。

其中发生在孕早期,有流产的症状,经保胎处理,能够继续妊娠者称先兆流产。若胚胎已于子宫分离,妊娠不能继续,流产已不可避免者称难免流产。此外流产已经发生。胎儿或部分胎盘排出,或整个胎盘或部分胎盘仍附着在子宫壁上称不全流产。若流出完整者,称完全流产。倘若流产连续3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胚胎死后滞留尚未排出者称为过期流产。若流产中继发感染则称感染性流产。本病属中医学“胎属”、“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滑胎”范畴。

〔病因病机〕

流产的发生主要与染色体异常,母体疾患及环境的感染、有害药物、病毒、细菌、放射性物质的侵袭等因素有关。流产好发于年龄较大的妇女,一般35~42岁者占流产率31%。

中医学认为房劳多产、禀赋薄弱,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跌扑损伤等因素致体内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胎失所养;血热、血海不宁,胞络受损及跌扑损伤胎元等是形成本病的重要因素。

〔西医诊断标准〕

一、先兆流产

1.子宫口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

2.少量阴道出血,伴有轻微的间歇性子宫收缩疼痛。

3.子宫未开大。膜囊未破裂。

4.妊娠试验阳性。

二、难免流产

1.有先兆流产的临床经历,子宫大体上比停经月份小或接近。

2.流血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伴有阵发性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或堕胀感。

3.子宫口逐渐开大,羊膜囊膨出或破裂。

4.妊娠试验阳性或由阳性转阴性。

三、不全流产

1.子宫大体明显小于妊娠月份。

2.阴道流血量多,甚至失血性休克,下腹部阵发性剧痛及腰酸痛。

3.部分妊娠物自子宫排出体外。

四、过期流产

1.胎龄随停经月份逐渐增大,与子宫大小不符,甚至缩小,胚胎停止发育者。

2.孕妇多有早期妊娠,先兆流产经历。

3.妊娠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

〔鉴别诊断〕

1.异位妊娠:当异位妊娠破裂时,起病即可出现一侧下腹剧烈、撕裂样疼痛。阴道出血量少,呈点滴状,色暗,常伴有与阴道出血不成正比的失血性休克。宫颈举、摆痛,后穹窿饱满,亦有触痛,子宫稍大或正常,宫旁或子宫直肠内有时触及软性包块,触痛明显,尿妊娠试验阳性或阴性。子宫内膜有蜕膜样变但无绒毛。B超提示:子宫稍大,宫腔内杂乱分布的光点反射,但无妊娠囊环。腹腔内有出血时,脐周或脐上可见肠管回声反射。

2.妊娠合并宫颈糜烂或息肉出血:本病阴道流血色较鲜红,不伴有腹痛,妇科检查见宫颈有糜烂或息肉,并于该处有活动性出血,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B超查子宫壁与胎膜间不存在无回声区。

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排卵性的子宫出血的部分患者有闭经史,但闭经后无妊娠反应。阴道流血量多于先兆流产。出血期一般下腹疼痛症状不明显,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大,尿妊娠试验阴性。B超检查无妊娠子宫特点,患者基础体温呈单相型,若出血前1~2天行诊断性刮宫,内膜多呈增生期病理改变。

4.子宫肌瘤:当子宫肌瘤发生玻璃样变或囊性变时,子宫肌变软有必要与妊娠子宫鉴别。子宫肌瘤的好发年龄为40~50岁,无停经史,常有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史。当出囊性变时,虽质地变软,但肌硬感觉不一致。妊娠试验阴性。B超显示物与子宫不可分,肿块轮廓多不规则,呈结节状。

5.绒毛膜癌:本病与各种流产的共同点在于两者均为生育年龄妇女,有阴道出血及子宫增大的病史。但绒毛膜癌多继发于葡萄胎、足月产、流产或异位妊娠后,并有转移灶出现。如阴道转移灶破溃可出现阴道出血,肺转移时可有咯血、胸痛、憋气等。脑转移时可出现头痛、呕吐、抽搐、偏瘫等。妇科检查可见子宫增大、柔软、形状不规则,或可触及双侧卵巢黄素化囊肿。阴道转移时可见紫蓝色结节。病理检查可见滋养层细胞高度增生,无绒毛结构。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肾虚

孕期阴道下血量少或多,色淡暗,腰酸腹坠痛,或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尿多,甚至失禁,或曾屡孕屡坠,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

二、气血虚弱

孕期阴道少量流血,或量多,色淡红,质稀薄,或腰酸腹胀,或坠痛,伴神疲肢倦,面色不华,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

三、血热

孕期阴道下血色鲜红,或腰腹坠胀作痛,伴心烦不安,手足心热,心烦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滑。

四、跌扑损伤

孕期受外伤,腰酸腹胀坠,或阴道下血,脉滑无力。

〔治疗〕

一般治疗

1.休息。

2.饮食适宜,避免便秘、腹泻。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心理负担过重。

4.禁止性交或重复的阴道检查。

二、中医分型治疗

1.胎漏、胎动不安

(1)肾虚

治法:固肾安胎佐以益气。

方药:寿胎丸加味。

菟丝子30g 桑寄生15g 续断10g 阿胶15g(烊化) 党参20g 白术15g。

加减:小便失禁加益智仁15g,覆盆子15g。

(2)气血虚弱

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胎元饮加味。

人参15g 杜仲15g 白芍10g 白术20g 陈皮10g 炙甘草10g 熟地10g 黄芪20g 阿胶10g。

(3)血热

方药:保阴煎加味。

生地20g 熟地15g 黄芩15g 黄柏15g 山药20g 续断10g 白芍15g 炙甘草10g 苎麻根15g。

加减:若下血量较多者加阿胶15g,旱莲草15g;腰酸重者加菟丝子20g,桑寄生20g。

(4)跌扑损伤

治法:补气和血养胎。

方药:圣愈汤加减。

当归10g 白芍20g 熟地15g 党参10g 黄芪20g 菟丝子30g 续断10g。

加减:若下血多者去当归加艾叶炭、阿胶各10g。

2.堕胎小产

治法:活血逐瘀养血止血。

方药:加参生化汤加味。

红参20g 当归15g 川芎15g 桃仁15g 炮姜20g 膝15g 红花20g 车前子10g 甘草10g。

加减:伴发热腹痛加益母草20g,败酱草20g,红藤20g,丹皮15g,薏苡仁20g。

3.滑胎

治法:补肾益脾调冲任。

方药:补肾固冲丸加味。

菟丝子240g 续断90g 巴戟天90g 当归90g 熟地150g 鹿角霜90g 枸杞子90g 阿胶120g 党参120g 白术90g 大枣50枚。砂仁15g,蜜为丸,宜在孕前服用,1日3次,每次6g,经期停用。

加减:夜寐多梦,手足心热用两地汤治疗:阿胶15g,白芍20g,麦冬20g,生地20g,地骨皮20g,元参20g。

三、西医治疗

1.先兆流产:尽可能的使妊娠继续。

(1)安宫黄体酮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天。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天。

(3)鲁米那0.03g,1日3次口服。

(4)维生素E胶丸30~50mg每日3次口服。

2.难免流产

当诊断确立后,应立即或尽早使胚胎、胎盘组织完全排出。早期流产应及时刮宫,对刮出物认真检查,并送病理检查。晚期流产,因子宫较大,吸宫及刮宫有困难者可用催产素10单位加入10%葡萄糖500ml内,静脉滴注,促使子宫收缩。当胎儿及胎盘排除后需检查是否完整,必要时刮宫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的妊娠产物。

3.不全流产

一经确诊,及时行吸宫术或钳刮术,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

4.完全流产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注意抗感染,帮助产后调护及善后处理。

5.稽留流产

原则是尽早排空子宫、注意检查凝血功能。对子宫小于3个月者直接行钳刮术,术前备血。术中注射宫缩剂,减少出血。若子宫大于孕3个月时,可采用人工引产术,胎儿、胎盘排出后,必要时行清宫术。如果病人凝血功能异常,则可静脉注射纤维蛋白原、静脉注射肝素及输新鲜血等。待凝血功能改善后行引产或刮宫。若胎盘机化并与子宫壁粘连较紧,手术应特别小心,防止穿孔,一次不能刮净可与5~7日后再做刮宫。

6.习惯性流产

(1)夫妇双方中有染色体异常者,最好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妊娠。一旦妊娠,应进行超声诊断或羊水检查,发现异常立即终止妊娠。

(2)一旦确诊妊娠,应积极保胎,而且治疗期必须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月份。

(3)黄体功能不足者应尽早应用黄体酮预防治疗。

(4)子宫畸形者,应在未孕前先行矫治手术。术后避孕1年。

(5)宫颈内口松弛者,应在未孕前作宫颈内口松弛修补术,若已妊娠则最好在孕12~20周行子宫内口缝扎术,术后定期随访。预产期前提早入院待产。孕足月时若有临产先兆、或拟做剖宫产时拆除缝线。若缝合后有流产征象,治疗失败,应及时拆除缝线,以免造成宫颈严重撕裂。

7.感染性流产

如果流血不多,可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行刮宫。如果流血量多,或抗菌素未能控制感染者,则可一方面静脉滴注抗生素,一方面用卵圆钳将宫腔内容物钳出,尽量控制出血。不宜用刮匙挠刮宫壁,以免感染扩散。术后联合足量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子宫严重感染,不易用药物控制者,必要时可考虑切除子宫。

四、其他疗法

1.敷脐法:阿胶10g烊化,艾叶10g焙干研未浸入阿胶液调合均匀,制成糊状,涂敷病人神阙穴,外敷无菌纱布固定,再以热水袋置于脐上药面熨之。每日1~2次,具有温经养血安胎之功。

2.点穴法:取隐白,复溜、太渊、膻中、百会、章门各穴平揉、压放各100次,均用补法。第一胎者,点穴3~5次即消除症状。如果习惯流产可持续点穴保胎,每周可点穴2~3次。没有任何感觉时,每周可点穴1次,到孕6个月时可停止点穴。

3.敷贴法:蓖麻仁12粒捣烂,贴在孕妇额上,安定后去药。主治先兆流产。

4.针灸疗法:针刺足三里、中脘、脾俞、肾俞、内关,用平补平泻法亦可灸。具有补肾健脾养血安胎之功。

五、中成药

1.保胎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补气养血安胎。

2.安胎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空腹温开水送下。补血益气清热安胎。

3.孕妇金花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温开水送下。清热安胎。

4.千金保孕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养血固肾止血安胎。

5.益母片:每次10片,每日3次口服。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用于产后调护。

6.参茸保胎丸:每次15g,每日2次口服。止血安胎。

7.生化汤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温开水或黄酒送下。养血化瘀生新。用于产后调护。

六、单方验方

1.苎麻根50g洗净,入生姜5片水煎服1日3次口服。主治跌扑所致胎动不安。

2.参蒂9g、南瓜蒂12g水煎服,隔日1次。主治滑胎。

3.紫河车粉10g,每日分3次口服。服至第二月后逐月改为隔2、3、5、10日服。至7个月停服。补益气血固肾安胎。

4.玉米嫩衣(即紧贴米粒之嫩衣)孕后每天一个煎汤代茶饮,至上次流产期则加倍用量,服至分娩为止。主治滑胎。

5.凤凰衣(雏孵化出壳后的卵壳内膜)适量,瓦上文火焙黄,按上次流产期提前连服5日,每日2次,每次10g,米汤冲服。主治滑胎。

七、食疗

1.鲜枸杞根250g,老母鸡1只,除内脏,文火共炖3小时,汤与鸡肉分3次服完。连用2~3次。补肾养血安胎。

2.莲子50g、肚1个,共煮炖汤,食莲子饮汤。益气养血安胎。

3.母鸡一只,除内脏,乌贼干一只,洗净炖烂取浓汤加糙糯米150g,煮至米熟为度,加适量细盐,调味后分次服用。滑胎者孕后每日1剂,服2次,直至胎固。

4.黑豆30g,续断30g(纱布单包)糯米60g,水800ml,文火煮粥服用,每日1剂,服2次,一般5~7剂有效。补肝肾调气血安胎。

5.香油100g、蜂蜜200g分别文火煎煮至沸、晾温,混合调匀。每次饮1汤匙,每日2次。补中、润燥、安胎。

6.黑木耳60g、黑芝麻15g研末(可将部分木耳炒至略带焦味)混匀,每次取5~6g,加开水120ml,泡水代茶饮。凉血止血,润肠通便。

7.南瓜蒂10个,瓦上炙灰存性研细未,将糯米与粳米炒后研成米粉300g与南瓜蒂末混合,用开水冲服,每次30g,共10余次。养血化瘀保胎,适用跌扑损伤引起的胎动不安。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紫河车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紫河车具有激素样作用,对幼的胸腺、脾脏、子宫等脏器具有显着的促进发育作用;并能抑制尿激酶对纤维蛋白溶酶元活化作用。黄芪具有强心、强壮、保肝,防止肝糖元减少,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对胎儿的肺Ⅱ型细胞具有延长寿命作用。黑芝麻提取物口服可双向调节糖元含量。鹿角霜有良好的强壮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食欲、降低疲劳、增加体重。尚可促进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新生,增强组织的再生能力;具有显着的强心、强肾作用,能使血压上升,心音有力,利尿机能加强。党参具有强壮、补血、降压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可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促进消化及新陈代谢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