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回收石灰转窑能量平衡及计算方法1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轻工业出版社《制浆造纸手册:第十二分册供水与供汽》第261页(2876字)
1.能量平衡图
图中符号意义:
Q1——燃料供入热量,kJ/h;
Q2——喷油雾化供入热量,kJ/h;
Q3——物料带入热量,kJ/h;
Q4——燃烧空气带入热量,kJ/h;
Q5——CaCO3生成CaO反应吸收热量,kJ/h;
Q6——烧成石灰带走热量,kJ/h;
Q7——白泥中水分蒸发等吸收热量,kJ/h;
Q8——排烟带走热量,kJ/h;
Q9——窑体散热损失,kJ/h;
Q10——其他热损失,kJ/h。
2.能量平衡及设备热效率计算
(1)燃料供入热量Q1:
式中:βy1——燃烧消耗量,kg/h;
——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kJ/kg;
CH——燃烧比热容(重油CH=1.88),kJ/(kg·℃);
tr1——入窑燃料温度,℃;
t——环境温度,℃。
(2)油枪喷油雾化用蒸汽供入热量Q2:
Q2=D0(i0—i)(kJ/h)
式中:D0——雾化耗用蒸汽量,kg/h;
i0——雾化耗用蒸汽焓,kJ/kg;
i——环境温度下水的焓,kJ/kg。
(3)物料带入热量Q3:
式中:Ggh——绝干白泥物料量,kg/h;
Cgh——绝干白泥物料比热容(Cgh=1.05),kJ/(kg·℃):
W——白泥中水分量,kg/h;
Csk——水的比热容,kJ/(kg·℃);
t2——入窑的湿白泥温度,℃;
Gbs——补充石灰石量,kg/h;
Cbs——石灰石比热容(Cbs=1.05),kJ/(kg·℃);
——入窑的补充石灰石温度,℃;
t——环境温度,℃。
(4)燃烧空气带入热量Q4
Q4=VKCK(t2-t)(kJ/h)
式中:VK——燃烧用空气量,m3/h;
CK——空气平均比热容(CK=1·3),kJ/(m3·℃);
t2——入窑时空气温度,℃;
t——环境温度,℃。
(5)CaCO3生成CaO应吸收热量Q5:
Q5=3178GCa。(kJ/h)
式中:3178——生成1公斤CaO时所需吸热量;
GCao——生石灰产量,(kg/h)。
(6)烧成生石灰带走热量Q6:
Q6=GCaOc。ao(t2-t)(kJ/h)
式中:CCao——生石灰比热容(CCao=1.05),kJ/(kg·℃);
t2——生石灰温度,℃;
t——环境温度,℃。
(7)白泥中水分蒸发等级吸收热量Q7:
Q7=W〔(100—t1)+r+Cchi(tpy—100)〕(kJ/h)
式中:W——白泥中水分量,kg/h;
t1——入窑白泥中水的温度,℃;
r——汽化潜热(γ=539),kJ/kg;
Coki——过热蒸汽比热容(Cchi=1.93),kJ/(kg·℃);
tpy——排烟温度,℃。
(8)排烟热损失Q8:
Q8=VpyCpy(tpy-t)—Q7(kJ/h)
式中:Vpy——排烟量,m3/h;
Cpy——烟气比热容(Cpy=1.42)kJ/(m3·℃);
tpy——排烟温度,℃;
t——环境温度,℃;
Q7——白泥中水分蒸发等级吸收热量,kJ/h。
(9)窑体散热损失Q9:
Q9=FK(t2-t)(kJ/h)
式中:F——窑体散热面积,m2;
K——传热系数,kJ/(m2·h·℃):
t2——窑体散热面外表温度,℃;
t——环境温度,℃。
(10)其他热损失Q10
3.石灰转窑正平衡热效率η1计算
4.石灰转窑反平衡热效率η2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