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346页(1606字)

【名称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概况】:

异名 鲎藤、狮藤、蹄金(《福建民间草药》)。

基源 为旋花科番薯属植物厚藤的全草。番薯属全世界约300种,中国约20种。

原植物 厚藤Ipomoea pescaprae(L.)Sweet(Ipomoea biloba Forsk.;Convolvulus pes-caprae L.),又名二叶红薯、红花马鞍藤、马蹄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沙灯心(广东),沙藤(浙江)。

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有时缠绕。

叶柄长2~10cm;叶片肉质,干后厚纸质,卵形、椭圆形、肾形或长圆形,长3.5~9cm,宽3~10cm,顶端微缺或2裂,裂片圆,裂缺浅或深,有时有小凸尖,基部阔楔形、截平至浅心形,在背面近基部中脉两侧各有1枚腺体,侧脉8~10对。多岐聚伞花序,腋生,有时仅1朵花发育;花序梗粗壮,长4~14cm,花梗2~2.5cm;苞片小,阔三角形,早落;萼片厚纸质,卵形,顶端圆形,具小凸尖,外萼片长7~8mm,内萼片长9~11mm;花冠紫色或深红色,漏斗状,长4~5cm;雄蕊和花柱内藏。蒴果球形,高1.1~1.7cm,2室,果皮革质,4瓣裂。种子三棱状圆形,长7~8mm,密被褐色茸毛。

花果期几全年,尤以夏秋最盛。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32页.图5018)

生境与分布 多生长在沙滩及路边向阳处,海滨常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及其邻近岛屿、广西。。

【化学】:

叶含粘液质、挥发油、树脂、甾醇、苦味物质、红色色素、脂肪、三十五烷、三十烷、二十二酸(Behenic acid)、三十烷酸、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丁酸。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71

【药理】:

干燥叶中含一种挥发油类,对海蜇刺伤所引起的风疹、瘙痒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在离体豚廻肠标本上,此挥发性部分(6×10-5mol/L)有拮抗组胺(2×10-8mol/L)的作用,与苯海拉明,Antistine相似。

ig7.5g/kg对小鼠无毒性反应。外用其叶、有止痛、防止褥疮之效。

参考文献 Nature 1970;225(5234):758

。【药性】:

性味 辛、苦,微寒。

归经 入肝、脾二经。 ①《泉州本草》:“入肝、脾二经。” ②《中药大辞典》:“入肝、脾二经。”

功效 祛风,除湿,消痈,散结。

主治 感冒,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痈疽,肿毒,疔疮,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服。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福建民间草药》:“治关节炎:二叶红薯(即马鞍藤)45g,酌加酒水各半煎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疮疖:鲜马鞍藤适量,捣烂敷患处。”

食疗 《泉州本草》:“治痔疮漏血:二叶红薯30g,大肠500g,炖服。”

上一篇:马缨花 下一篇:马鞍藤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