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线测量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第220页(3418字)

常用的定线测量方法有:穿线放线法、拨角放线法、导线法三种。当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时,需要在其连线或延长线上测设出转点,供交点、测角、量距或延长直线时瞄准使用。现将几种方法分述如下。

1.穿线放线法

穿线放线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初测导线和初步设计的线路中的相对位置,图解出放样的数据,然后将纸上的线路中心放样到实地。相邻两直线延长相交得线路的交点(或称转向点),其点位用JD表示。具体测设步骤如下。

(1)量支距

图11-15为初步设计后略去等高线和地物的带状平面图。C47,C48,…,C52为初测导线点,JD14,JD15,JD16为设计线路中心的交点。所谓支距,就是从各导线点作垂直于导线边的直线,交线路中心线于47,48,…,52等点,这一段垂线长度称为支距,如d47,d48,…,d52等。然后以相应的比例尺在图上量出各点的支距长度,便得出支距法放样的数据。

图11-15 穿线放线法

(2)放支距

采用支距法放线时,将经纬仪安置在相应的导线上,例如导线点C47上,以导线点C48定向,拨直角,在视线方向上量取该点上的支距长度d47,定出线路中心线上的47号点,同法逐一放出48,49,…各点。为了检查放样工作,每一条直线边上至少放样三个点。

(3)穿线

由于原测导线、图解支距和放样的误差影响,同一条直线段上的各点放样出来以后,一般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于线路本身的要求,必须将它们调整到同一直线上,这项工作称为穿线。如图11-16所示,50,51,52为支距法放样出的中心线标点,由于图解数据和测设工作的误差,使测设的这些点位不严格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可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视准法,定出一条直线,使之尽可能靠近这些测设点,该项工作称为穿线。根据穿线的结果得到中线直线段上的A、B点。

图11-16 穿线

(4)测设交点

当相邻两条直线在实地放出后,就要求出线路中心的交点。交点是线路中线的重要控制点,是放样曲线主点和推算各点里程的依据。

如图11-17所示。测设交点时,可先在49号点上安置全站仪,以48号点定向,用正倒镜分中的办法,在48至49直线上设立两个木桩a和b,使a、b分别位于51至50延长线的两侧,称为骑桩,钉上小钉,并在其间拉一细线。然后安置仪器于50号点。延长51至50直线,在仪器视线与骑马桩间的细线相交处钉交点桩。钉上小钉,表示点位。同时在桩的顶面用红油漆写明交点号数,以便寻找点位及标记里程。在曲线外侧,距交点桩的30cm处,钉一标志桩,面向交点桩的一面应写明交点及定测的里程。穿线、交点工作完成后,考虑到中线测定和其他工程勘测的需要,还要用正倒镜分中法在定测的线路中心线上,于地势较高处设置线路中心线标桩,习惯上称为“转点桩”。转点桩距离约为400m,在平坦地区可延长至500m。在大桥和隧道的两端以及重点构筑物工程地段则必须设置。设置转点时,正倒镜分中法定点较差在5~20mm之间。

图11-17 测设交点

(5)测交角β

中桩交点以后,就可测定两直线的交角。偏角(亦称转向角)α按下式计算。

α=180°-ββ<180°

或 α-180° β>180°

推算的偏角α取至10″,当β<180°,推算的偏角α为右转角,反之为左转角。如图11-18所示。

图11-18 路线转角的定义

2.拨角定线法

如图11-19所示,首先根据导线点的坐标和交点的设计坐标,用坐标反算方法计算出测设数据,用极坐标法、距离交会法或角度交会法测设交点。拨角放线时首先标定分段放线的起点JD13,这时可将经纬仪置于C45点上,以C46定向,拨β0角,量取水平距离L0,即可放样。然后迁仪器于JD13,以C45点定方向,拨β角,量取,L1定交点JD14。同法放样其余各交点。

图11-19 拨角定线

为了减少拨角放线的误差积累,每隔5km,将放样的交点与初测导线点联测,求出交点的实际坐标(或设计坐标)进行比较,求得闭合差。若方向和坐标闭合差超过±(1/2000),则应查明原因,改正放样的点位。

3.导线法

当交点位于陡壁、涤沟、河流及建筑物内时,人往往无法到达,不能将交点标定于实地。这种情况称为虚交,此时可采用全站仪导线法、全站仪自由设站法或用GPS-RTK实时动态定位的方法进行。

4.转点的测设

路线测量中,当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时,需要在其连线或延长线上定出一点或数点以供交点、测角、量距或延长直线时瞄准之用。这样的点称为转点,其测设方法如下。

(1)在两交点间设转点

如图11-20所示,设JD5、JD6为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ZD′为粗略定出的转点位置。将经纬仪置于ZD′,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JD5-ZD′于。如果与JD6重合或偏差f在路线容许移动的范围内,则转点位置即为ZD′,这时应将JD6移至JD′6,并在桩顶上钉上小钉表示交点位置。

图11-20 在两个不通视交点测设转点

当偏差f超过容许范围或JD6不许移动时,则需重新设置转点。设e为ZD′应横向移动的距离,仪器在ZD′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出a、b距离,则

将ZD′沿偏差f的相反方向横移e至ZD。将仪器移至ZD,延长直线ZD5-ZD看是否通过JD6,或偏差f是否小于容许值。否则应再次设置转点,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在两交点延长线上设转点

如图11-21所示,设JD8、JD9互不通视,ZD′为其延长线上转点的概略位置。仪器置于ZD′,盘左瞄准JD8,在JD9处标出一点;盘右再瞄准JD8,在JD9处也标出一点,取两点的中点得JD9。若与JD9重合或偏差f在容许范围内,即可将代替JD9作为交点,ZD′即作为转点。否则应调整ZD′的位置。设e为ZD′应横向移动的距离,用视距测量方法测量出a、b距离,则

图11-21 在两个不通视交点延长线上测设转点

将ZD′沿与f相反方向移动e,即得新转点ZD。置仪器于ZD,重复上述方法,直至f小于容许值为止。最后将转点和交点JD9用木桩标定在地上。

上一篇:高程测量 下一篇:横断面测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