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手册

异位性皮炎

书籍:儿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479页(2544字)

【病因】 在儿科,本病分为婴儿湿疹和儿童湿疹,成人则表现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一、婴儿湿疹:有先天性渗出性素质的婴儿,遇有过敏性物质,如奶、水果,母亲吃虾或因过度喂养引起消化不良,以及接触衣物或其他化学品等,均可引起本病。

二、儿童湿疹:可由婴儿湿疹逐渐变为儿童湿疹,或婴儿湿疹好后不久即发生儿童湿疹,也有无婴儿湿疹史者。第一次发病多在2岁以后。

【临床表现】

一、婴儿湿疹:多发生于肥胖的婴儿,自生后2~3个月开始发病,先从两颊、下颌,以至额部。初起为肿胀的潮红色斑,很快在红斑上发生密集的针头大丘疱疹性或水疱性损害。因痒搔抓发生糜烂渗出、结痂。有时因揉搓较重而发生渗血性损害。若有继发感染,则出现脓疱,附近淋巴结肿大,合并发烧,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损害可向上蔓延至头皮,能波及整个头皮呈糜烂渗出状,向下可侵及躯干和上肢。多为片状或散在的红色丘疱疹性损害,糜烂渗出较轻,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一般于1~2岁后渐减轻治愈,少数可发展成儿童湿疹。

二、儿童湿疹:

(一)痒疹型:在四肢伸侧发生对称性浮肿状丘疹,自粟粒大至豆大,淡红色。因痒搔抓,顶部常结以血性痂,有时发生轻度糜烂渗出,或合并化脓感染。淋巴结发生硬性肿大,多为孤立而不疼痛。病程慢,常反复发作,数年不愈。

(二)苔藓样型:对称发生于四肢的屈侧面,特别是两肘窝和腘窝处,更易发生。为红褐色针头至粟粒大扁平丘疹,密集形成苔藓化斑,其四周有散在的小丘疹,有少量白色干燥鳞屑。因痒搔抓,可有轻度糜烂渗出,结痂。有的只局限于两肘窝和腘窝,有的散发于四肢屈侧。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至成人可发展成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诊断】

一、婴儿湿疹:根据发病部位、年龄,渗出结痂性损害等,较易诊断。

二、儿童湿疹:痒疹型于四肢伸侧有浮肿结痂性丘疹,常合并淋巴结肿大。苔藓样型为两肘与腘窝呈对称性苔藓化斑,有糜烂渗出。两型均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易诊断。应与丘疹性荨麻疹和神经性皮炎相鉴别。丘疹性荨麻疹皮疹发生与消退均较快,不破溃结痂,无肿大淋巴结。神经性皮炎不对称,发生于肘窝和腘窝者少,不糜烂渗出。

【治疗】

一、婴儿湿疹:

(一)做好婴儿护理,尽量减少烦躁哭闹,将婴儿袖口用别针固定衣襟上,防止搔抓,禁用各种水烫洗。未愈前禁止种痘,也不要与种痘者和单纯疱疹患者接触。

(二)母亲禁食易致敏的食物或过于辛辣食物。

(三)定时定量哺乳,若对牛奶过敏,则应将牛奶煮开后继续煮沸20~30分钟,以破坏致敏性物质,然后加水至原来奶量,应少加糖。若对果汁、果露类过敏,应禁食。

(四)夜间哭闹不安者,可给以抗组织胺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去敏灵或安其敏等药,以镇痒催眠,也可服用维生素C,以降低敏感性。不应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免影响婴儿的发育。

(五)服五宝丹,每次0.16克,日服2~3次。

(六)局部治疗:渗出多者,用3%硼酸水湿敷,或涂氧化锌油(氧化锌、滑石粉各10克,花生油30毫升)。渗出少者,可包敷氧化锌糊膏(氧化锌20克、硼酸10克、滑石粉20克、凡士林50克),或涂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炎症消退,渗出停止,可涂2.5%煤焦油或糠馏油糊膏(于氧化锌糊内加2.5%煤焦油或糠馏油)。对上肢或躯干丘疹、水疱性损害,可撒以粉剂(氧化锌、滑石粉等量混合),或涂氧化锌洗剂(氧化锌、滑石粉各20克,甘油5~10毫升,水加至100毫升)。

二、儿童湿疹:

(一)避免再刺激,如搔抓、烫洗等,均易使病情恶化。避免吃鱼虾类或过于辛辣食物。若适当处理和保护局部,病情可逐渐好转、痊愈。

(二)内用抗组织胺药物,以止痒脱敏,可服用维生素C或钙片,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或0.25%普鲁卡因5~10毫升。也可采用非特异性刺激疗法,以改变机体的反应性,如注射胎盘组织液1~2毫升,每日1次。也可做自血疗法,可自静脉抽血3~5毫升,立即注射臀部肌肉,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也可注射母体血。

(三)局部疗法:若为痒疹型,可涂炉甘石洗剂或止痒洗剂(薄荷脑0.25克、酚0.5毫升、雷琐辛3克、纯煤焦油5毫升、苯唑卡因5克、氧化锌洗剂加至100毫升)。苔藓样型,可根据病情涂用2.5~5%煤焦油或松馏油糊膏,干燥肥厚较重者,可改用软膏。

(四)中医中药:干燥、肥厚、有鳞屑和奇痒者,可服四物消风饮。

配方:当归、生地、赤芍、川芎、荆芥、防风、白藓皮、蝉蜕、薄荷、独活、柴胡、红花。

损害广泛、潮红、肿胀、痉痒者,可服蓖薢渗湿汤。

配方:蓖薢、薏仁、黄柏、赤芍、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以上两方,应根据患儿年龄酌减药量。

上一篇:虫咬皮炎 下一篇:儿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