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贮藏保鲜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果蔬保鲜手册》第345页(12962字)
近十年来,我国葡萄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总面积已达15万hm2,年产量近280万t,主要产区是新疆、山东、河南、河北、辽宁。我国葡萄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鲜食葡萄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用于酿酒、制干、制汁、制罐。鲜食葡萄贮运保鲜业比较落后,鲜食葡萄销售基本上是季产季销,地产地销;在一些集中产区采收价格比较低,甚至出现卖果难的问题。因此搞好葡萄采后贮藏保鲜对于推动葡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葡萄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
葡萄属非呼吸跃变型水果,即是一种没有呼吸转跃高峰的水果。但是上述所说的是指果实采收以后的呼吸类型。葡萄在树上生长发育过程中呼吸强度也随着发育进程而降低,并且呼吸基质也发生变化。葡萄与苹果、梨截然不同,没有明显的后熟期或后熟过程(这里指的是整穗葡萄)。许多研究表明,果粒中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两种单糖为呼吸基质,成熟过程中无呼吸跃变现象,果梗和穗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颗粒,它们可能是主要的呼吸基质,在葡萄成熟过程中有明显的呼吸跃变现象,并且乙烯释放量高出果粒30~60倍,超出一般植物组织生理活性阈值(葛毅强,1997)。萨蒂姆·艾买提(1991)采用静置法测定了葡萄在贮藏期间的呼吸率,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前60d内呼吸作用呈逐渐降低的趋势,60d后略有升高,其后基本保持平衡状态,没有出现呼吸高峰,而且晚熟品种的呼吸速率要低于早熟品种。吴有梅(1992)认为葡萄果梗呼吸强度比果粒高得多,而且出现与跃变果实和衰老叶片相似的呼吸高峰,是葡萄果穗采后物质消耗的主要部位。周丽萍(1996)认为无梗果粒在常温和低温下都为非跃变的平稳型呼吸,而穗轴和果梗的呼吸强度高出相应温度下果粒呼吸强度的10倍以上,并形成呼吸高峰,为跃变型呼吸。他们普遍认为,葡萄果梗和穗轴是葡萄果穗的生理活跃部位,也是物质消耗的主要部位,葡萄贮藏保鲜的关键在于推迟果梗和穗轴的衰老。
葡萄的呼吸强度一般弱于香蕉、桃、李等耐贮水果,但这通常指的是欧洲种晚熟品种。对于美洲种或欧美杂种的品种巨峰在常温20℃条件下,采收后的呼吸强度明显高于欧洲种相近熟期的品种。从表7-9可见,红宝石、龙眼品种采后一段时间的呼吸强度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在常温条件下裸放7d,红宝石的果实仍然十分饱满,果皮不皱,果肉脆硬,果梗鲜绿。纵剖果实,果刷维管与周围维管连成一体并埋藏于果肉中。在常温条件下,巨峰呼吸强度较高,特别是采后3d的数值为其他时间测定值的1倍左右或更高;因其呼吸强度较高,必然要消耗较多的养分和水分,常温下裸放7d,果肉变软,果皮皱缩,果梗干枯,不少果粒脱落。纵剖果实,果刷及维管束萎缩、褐变、脱离果肉。各类试验资料表明,降低采后葡萄存放温度,呼吸强度会成倍下降。温度从20℃降至10℃,呼吸强度下降1倍以上,而温度从10℃降至0℃,呼吸强度下降2倍以上,可见温度对葡萄的呼吸强度、新陈代谢和贮藏期长短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如果将采收的葡萄贮放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葡萄的呼吸作用将处于极微弱的状态,果实内的各种营养成分:果糖、葡萄糖、酒石酸、苹果酸及各种维生素处于缓慢减少状态,从而使贮藏后的果实基本能保持采收时的色、香、味。
表7-9 20℃时葡萄采后呼吸强度的变化 单位:CO2mg/(kg·鲜重·h)
葡萄属于浆果,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腐烂、掉粒、干梗等问题。不同葡萄品种的耐藏性是不同的,红地球、秋黑、巨峰、龙眼是最耐贮藏的品种,在0℃±0.5℃和适宜的保鲜剂的条件下可贮藏5~7个月,玫瑰香、红富士、红宝石较耐贮藏,可贮藏3~5个月。马奶、里扎马特、木纳格葡萄不耐贮藏,贮藏期在3个月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种和品种的葡萄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据高海燕、张华云等(1999,2000)对10个品种葡萄在常温下二氧化硫伤害阈值(见表7-10)测定,欧洲种脆肉类的葡萄瑞比尔、红宝石、红地球、无核白鸡心、马奶葡萄等对二氧化硫极敏感,欧洲种多汁类的玫瑰香、龙眼以及欧美杂交种巨峰对二氧化硫不敏感,因此在贮藏过程中,必须根据其特点采用不同剂量的保鲜剂处理。
表7-10 不同品种葡萄在常温下的二氧化硫伤害阈值
孔秋莲、修德仁等(1999)的研究表明,葡萄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与本身抗氧化能力、汁液pH缓冲容量和抗御能力有关。与不耐SO2品种(牛奶、红地球)相比,耐SO2品种(巨峰)具有较高的pH(表7-11)和较大的缓冲容量,较高的超氧物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受SO2刺激后,耐SO2品种(巨峰)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上升幅度大于不耐SO2品种(牛奶、红地球)。
表7-11 不同葡萄品种贮藏适宜的气体成分
葡萄适宜的贮藏温度-0.5℃±0.5℃,相对湿度90%~95%。气调贮藏可以延缓穗轴的退绿和果粒的变软及风味变淡。不同品种对气体的适宜性不同(见下表)。
贮藏优质的葡萄才能获得好的贮藏效果。优质的栽培技术对葡萄贮运保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良的栽培条件甚至会导致贮藏的失败,如贮藏期间出现裂果、干梗等。果梗、果粒药剂伤害、腐烂、脱粒等都与不当栽培措施有关。由于气候条件、栽培措施、空气污染以及病原种群生态等诸多因素,每年病害发生与流行是不相同的。另外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品种也存在着差异。因此葡萄贮藏保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防腐保鲜措施。
采前的农业技术措施应特别注意:
(1)施肥和灌水。施化肥特别是氮肥过多,果实含糖量低,果皮发育不良,果梗木质化程度低,耐贮性下降。因此应注意施肥种类和施肥量。
葡萄适宜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条件,生长季节多雨或者灌水太多,果实品质差,发病率高不耐长贮。特别是采前灌水对葡萄贮藏影响很大。因此葡萄果园应在采前10~15d停止灌水,如果采前遇雨则应延迟采收。
(2)产量控制。产量过高葡萄果肉硬度低、含糖量低在贮藏过程中易腐烂而且贮藏品质差。适宜的产量应控制在亩产1500kg左右。
(二)贮藏病害
1.真菌病害
葡萄果实属浆果,在采前和采收、贮藏或短途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人为伤害,在贮藏过程中易受到各种霉菌的侵染。因此,防腐保鲜贮藏是葡萄大规模贮藏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侵害葡萄的霉菌大多属于真菌类。葡萄采后通常见到的病害有:灰霉(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软腐病,根霉(Rhizopus stoloijer)引起的黑腐病,黑曲霉(Aspergillus niiger)引起的黑粉病,交链孢(Alternaria spp.)和葡柄霉(Stermphylium spp.)引起的黑斑病,多主枝孢(Cladospsrium herbarum)引起的腐烂以及青霉(Pencillum spp.)引起的青霉病等。许玲等(1995)研究发现,新疆葡萄采后致腐菌共有9个属,并且有9个属的真菌对葡萄的危害部位,在不同环境中的发病程度是不同的。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请参阅第五章。
2.生理病害
(1)裂果。裂果是葡萄贮藏过程中最易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裂果多发生在果顶或果侧。据有关资料,粉红葡萄、红马拉加和无核白、乍娜、里查马特易发生裂果。采前灌水或成熟期多雨,即使果皮较厚的巨峰葡萄在长期贮藏期间也会发生裂果,并随贮藏期的延长而加重,它只能通过栽培措施加以克服。裂果后的果实在贮藏过程中不但本身易腐烂和发生漂白斑点,而且由于裂果造成“保鲜剂局部积累”而其余部分葡萄周围“药劲不足”的问题。因此在贮藏过程中要防止裂果的出现应主要通过:①采前合理修剪,防止过量结果。②降雨量大的年份或者生长前期干旱后期降雨量大的葡萄应延长预冷时间,可延长至18~20h。③采收之前喷布100倍CT-葡萄涂膜剂。④严禁裂果的葡萄入库贮藏。⑤降低贮藏过程中保鲜袋内的湿度。⑥采收集贮藏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积压、颠簸、包装容量不易过大,应以5kg以下为宜。
(2)冻害。在葡萄园内发生,略低于冰点的温度并不伤害果实但可使果梗变成深绿色,呈水渍状态。贮藏时易受SO2侵害,出现浅褐色腐烂,最后果梗干缩变褐。果实受冻呈褐色、蔫软,或渗出果汁。冻害可能发生在田间,也可能由于冷库温度低于葡萄冰点温度引起冻害。在长城以北,极晚熟品种采收期遇早霜、轻霜且持续时间不长,对果穗影响不大。经受重霜或霜冻危害的葡萄不能长期贮藏。
防治方法:①采收时间不宜过晚,应在霜降之前采收。②贮藏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0.5℃±0.5℃。③靠近冷风机处的葡萄应加覆盖物。④及时观察库内的情况,一旦葡萄出现冻结情况,如果冻结时间不很长,通过升温可以缓解。
3.二氧化硫伤害
症状是果皮出现漂白色,以果梗顶端周围或在果皮有裂痕伤处最严重,有时整穗葡萄受害。防治方法:①不采摘成熟不良或采前灌水的葡萄用于贮藏。②对SO2较敏感的品种要通过增加预冷时间,降低贮藏温度及控制药剂施用量和扎眼数量,适当减少SO2释放量。对SO2较敏感的品种有里查马特、牛奶、粉红葡萄、皇帝、无核白、红地球等。③减少人为碰伤,果皮破伤或果粒与果蒂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轻微伤痕,都会导致SO2的侵染,而出现果粒局部漂白现象。
4.褐变
葡萄的褐变在不同品种上的表现不同,红色品种褐变表现为果实色泽发暗,白色品种表现为褐色。葡萄的褐变有多种因素引起的,衰老是褐变的一种表现,冻害或损伤也可使果肉褐变,灰霉病也可引起褐变。果实贮藏过程中气体不适易也易发生褐变。
另外,挤压伤会引起褐变,压伤部位呈暗灰色或黑色也易吸收SO2易被漂白。一些白色品种更易显现出来,如牛奶、无核白、意大利、白马拉加等欧洲种脆肉型品种。这类品种在贮藏中后期也易出现果肉内部褐变。一般从维管束开始向果肉扩延。这类品种通常在果实中有较高的多酚氧化酶含量。在贮藏期间随时注意观察发生褐变的初始迹象,并及时出库销售。
(三)贮藏方式与方法
我国贮藏葡萄历史悠久,贮藏方式与方法多种多样。贮藏葡萄的场所,因各地的具体条件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传统贮藏葡萄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冷源。如辽宁省北镇、锦西等地采用地下自然通风窖;山西清徐阳高采用窑窖式贮藏或采用平房贮藏;河北昌黎用石砌的半地下式棚窖;河北宣化、怀来、琢鹿及甘肃兰州用平房筐藏;新疆和田地区多用地上房屋挂藏;在北方各地庭院小规模贮藏中则有缸藏、沙藏、沟藏;黑龙江、吉林寒冷地区近年兴起用小塑料袋装入葡萄挂贮于适温的房屋内。
但上述的一些传统贮藏葡萄方法,近些年也有了较大变化,一是在长城以北自然冷源十分丰富的辽宁中西部地区、河北张家口地区及山西中北部等地逐步改变原有地下、半地下窖结构,由通风不良的平窖,改为机械通风窖和自然通风窖,由小窖改为大窖,单窖贮量增加10余倍,大的贮户拥有几个、十几个机械通风窖。辽宁北镇县近年新建通风窖5千余个,贮量达几千万千克,形成小群体,大基地的新格局。二是在土窑贮藏中广泛应用防腐保鲜剂、气调保鲜膜等现代保鲜材料和保鲜技术。随着葡萄品种的更新,机械冷风库特别是微型冷库成为目前葡萄贮藏的主要贮藏场所,并且现在有一些气调库也在启动应用。
1.葡萄缸藏
葡萄的缸藏是我国最早的葡萄贮藏方式,适合于农家少量葡萄贮藏。葡萄采收之前,先将贮藏用的缸清洗干净,然后点燃硫磺,密封消毒。当葡萄采收以后,一穗葡萄一穗葡萄摆放在缸内,以每两层葡萄放一隔板(隔板应留一定的气孔),点燃硫磺熏蒸,熏蒸时应用塑料或其他东西将缸口密封。贮藏时应选择通风阴凉处。用此法贮藏的葡萄一般为龙眼,而且采收期越晚越好。此法可将葡萄延长供应期1~2个月。
2.葡萄室内挂藏
葡萄室内挂藏也是一种比较简易的贮藏方法。选择通风良好的空房,在房内拉一定距离的钢丝,然后用硫磺熏蒸消毒。当霜降来临时,将充分成熟的葡萄带拐采收,或者霜降来临时用牛皮纸将葡萄穗覆盖,以延长葡萄入贮时间,当外界温度在-1℃时采收。采收后的葡萄去掉病、烂、小、不成熟、机械伤、虫害的果粒,然后挂在钢丝上,注意葡萄穗之间不要互相接触,定期进行硫熏蒸。并保持室内的温度在1~15℃。用此法可将龙眼葡萄贮藏至3~4个月。
3.葡萄沟藏
选择背阴、地下水位低、干燥的地方,一般以葡萄园内或附近为好。挖宽1m左右,深1m左右,长度依贮藏量而定的沟,沟底铺2cm厚干净的细沙。葡萄采收之前,地沟首先要进行充分预冷。预冷的方法是:白天用草帘覆盖,晚上打开草帘,充分利用夜间的低温对沟进行预冷,让地沟的土壤有最大的蓄冷量。选择果穗整齐、无伤的葡萄,装入木箱或筐中,木箱或筐不宜过大,以装量小于15kg为宜。先在通风处码垛,外罩塑料薄膜进行沟外预冷。在此期间可利用硫磺燃烧熏蒸或加入葡萄保鲜片防腐保鲜。硫的用量以3~5g/m3为宜,时间30min。保鲜片以2包/kg用大头针扎2~3个透眼。当外界温度降至-2℃左右时,将装有葡萄的筐或箱移到沟中,上面覆盖草帘等覆盖物,当外界温度低于-6℃时在帘上覆土防寒。
4.葡萄窖藏
20世纪80年代初至中期葡萄贮藏设施主要为地下活窖,采用自然通风,通过窖底地面洒水增加窖内湿度,运用硫磺多次熏蒸实现杀菌、抑菌,窖内设架挂藏或摊放,所贮品种90%以上为极晚熟耐贮品种龙眼。窖藏是简易贮藏的另一种方式,根据窖的结构不同分为棚窖和井窖。棚窖也称土窖,在北方平原地区应用比较普遍,是一种临时性或永久性贮藏设施。棚窖主要利用通风口或窖口来降低窖内的温度,而通过窖的土层来保持内部较稳定的低温。棚窖的形式和结构:因地区气候条件和贮藏的产品大同小异(图7-1)。可以建成地上式、半地下式或全地下式。寒冷的东北各省多建地下式窖,即在地面挖一个长方形的窖身,入土深度一般为2.5~3m,长度一般为20~50m,宽度为2.5~3m称为“条窖”,而4~6m称为“方窖”。下面介绍辽宁和山东两个地区葡萄贮藏窖的结构以及贮藏管理技术。辽宁省的葡萄贮藏窖有的为非字形母子贮藏窖,母窖为主巷道,宽2m,长26m,高2.2m;每个子窖长6m,宽2.2m。棚窖的通风换气及湿度是通过顶上开设的若干个进气口和出气口即窖口来调节的。窖口的多少和大小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贮藏量的大小和果蔬种类来决定。贮藏葡萄的地下通风窖规格为600cm×220cm×300cm的窖口的设计是:中间窖口较大,一般为50cm×50cm,不但用作通风而且是出入的通道;周边四角各设一个25cm×25cm的通气口(图7-2)。大型的棚窖常在两端或一侧开设窖门。以便于果蔬下窖,并加强贮藏初期的通风降温用,天冷时再堵死。
图7-1 葡萄地下贮藏窖的剖面图(辽宁,单位:cm)
图7-2 葡萄地下贮藏窖平面图(辽宁,单位:cm)
葡萄贮藏管理:
(1)贮藏窖的消毒。由于窖的湿度及温度较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在葡萄入窖之前首先要对贮藏窖进行消毒。消毒的方法是在葡萄入窖前的3~5d,用硫磺20g/m3熏蒸24h,以杀死窖中的各种微生物。用漂白粉或高效库房消毒剂及其他的消毒剂皆可,但是作为贮藏窖没有金属设施,用价格低的硫磺即可。
(2)入窖贮藏。葡萄采收后应立即入窖贮藏,其他水果则可在窖外阴凉通风处进行预贮,待窖温降到0℃入窖贮藏。葡萄入窖的第一个月为降温期,此期应白天关闭气口,晚间或寒冷的白天打开进气口,以便迅速降低窖内的温度,抑制果实的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动,此时的窖温应控制在3~7℃,等外界气温降到-6~-4℃时,应立即用四层牛皮纸盖严进气口,以防发生冻害而且起到保温的作用。葡萄入窖第一个月以后,一直到葡萄出窖为止为保温期,此时贮藏窖的温度应保持在-1~0℃。在此期间当外界的温度为0℃打开进气口进行通风换气,有利于降低窖内的湿度和排除窖内由于果实放出的有害气体。翌年的4月份应在夜间打开进气口进行通风换气。
(3)贮藏期间的防腐。葡萄和其他果蔬不同,在贮藏期间极易腐烂,因此在贮藏过程中需要稳定的低温和适宜的气体成分还需要进行防腐处理。在窖藏过程中,葡萄的贮藏主要采用挂藏和架上的堆藏,因此适合于硫磺燃烧熏蒸的方法。当葡萄一入窖,首先用4g/m3硫磺熏蒸60min。,前期每隔10d熏蒸一次,熏蒸量以4g/m3、60min为宜。中期每隔一个月熏一次,熏蒸量以2g/m3、30min为宜。翌年的4月以后窖温开始上升,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果实抗病能力开始下降,因此要每隔20~30d熏蒸一次,每次4g/m3、熏蒸时间60min。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熏蒸都必须封闭进气口和出气口,熏蒸结束时,打开进气口和出气口。利用此方法龙眼葡萄可贮藏5~7个月好果率达90%以上。山东平度大泽山葡萄贮藏窖主要用来贮藏玫瑰香葡萄。
窖藏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初普遍采用的一种贮藏方法。现在的河北张家口地区及新疆的吐鲁番仍然采用这种方法贮藏龙眼及无核白葡萄。
5.葡萄机械冷库贮藏
(1)贮藏前的准备。①库房的降温以及消毒:用于葡萄贮藏的冷库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库温分布均匀。目前我国葡萄贮藏量最大的北宁市,应用微型节能冷库贮藏葡萄的效果较好。这种库具有降温快,温度稳定而且库内温度分布较均匀的特点,适合于我国农村自产自贮的需要。库温应在果实入贮前2d降至-2℃,使库体具有大的蓄冷量(农民也叫“冷透”),当葡萄入库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降温。如果为了省电葡萄入库之前库房不降温,或者温度没降下来,葡萄一旦入库,葡萄放出的呼吸热和散发的田间热使库温很长时间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温度。②库房的消毒:库房消毒剂的种类很多,目前生产上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硫磺熏蒸消毒,可用硫磺粉拌木屑或在容器内放入硫磺粉,加入酒精或高度白酒助燃,点燃后密闭熏蒸,硫磺用量为10g/m3,密闭熏蒸24h后,打开通风。硫磺熏蒸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对人呼吸道刺激很大,操作人员应戴防毒口罩。二是用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消毒,使用浓度为1%。此外,还可用10%的漂白粉溶液喷洒消毒。
但是目前应用于葡萄贮藏的保鲜剂大部分为SO2制剂,SO2制剂只能对某些真菌具有杀伤和抑制作用,但对于细菌和酵母菌作用很小。造成葡萄贮藏中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是来自于果实自身从田间带来的病菌和来自库房的杂菌。由于葡萄入贮前多数库温都很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因此为了防止葡萄入贮后的再次污染必须在葡萄入贮前对库房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但是人们在生产上往往忽视这一环节。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库房消毒剂主要为燃烧硫磺和甲醛。燃烧硫磺虽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杀菌谱窄,杀菌能力低;二是燃烧后的SO2对库房中蒸发器、送风管等金属器具具有强的腐蚀性,因此建议不要采用。甲醛杀菌谱广而且杀菌能力强,但使用时安全性差,具有致癌作用。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研制的CT-高效库房消毒剂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它的杀菌能力优于甲醛,对灰霉、青霉、根霉、黑曲霉等杀死率达90%以上,而且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对金属腐蚀小等特点。1998年以来已在我国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甘肃等地推广使用,效果很好。
(2)保鲜材料的准备。①包装:用于葡萄贮藏的保鲜包装箱应以装量4kg以下,放一层果为宜,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规格有37cm×27cm×17cm、36cm×26cm×16cm等,其材质有木箱、纸箱和塑料箱,保温性能好的聚苯板泡沫箱在运输中更受欢迎。②保鲜袋:保鲜袋具有两种作用,一种是保持贮藏环境具有一定的湿度,减少葡萄水分损耗,防止干梗和脱粒;另一种作用是保持贮藏环境具有适宜的气体成分,抑制果实的代谢活动和微生物的活动,保持果实原有的品质和果梗的鲜绿。在选择袋时要注意最好选用葡萄专用的PVC或PE袋。这种袋具有结露轻甚至不结露,葡萄品质变化小,果梗保绿性能好等优点。但PVC袋开袋困难,因此应提前一个月左右购买。在葡萄装袋前要对袋进行试漏实验,具体的方法是打开袋口向里吹气,然后看或听一下是否有漏气现象,漏气的袋子要用透明胶带粘上,否则在贮藏过程中就无法发挥气调保鲜的效果,会导致果实腐烂加重。③保鲜剂:目前用于葡萄贮藏保鲜剂主要为SO2制剂,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根据葡萄对SO2忍耐程度,以及葡萄病菌发生的动态变化研制的CT-系列葡萄保鲜剂,可有效地抑制鲜食葡萄贮藏中的腐烂、延缓葡萄的衰老,并因保鲜剂释放速度适宜,因此贮藏后葡萄中SO2残留量非常低,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但是,对于有些葡萄品种来说单用SO2制剂易出现以下问题:①在保鲜剂足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果实不腐烂,但是大量果实会发生药害,商品价值下降。②在减量的情况下果实腐烂加重,因此在贮藏中一定要注意对不同类型的葡萄要采用不同的保鲜剂。对SO2敏感性强的品种,绝不能盲目地仿效巨峰、龙眼、玫瑰香等大众葡萄品种,采用同样的保鲜剂和贮藏技术,而应采用复合保鲜剂,否则易造成贮藏的失败。
(3)采收及采后处理。用于贮藏的葡萄应选择早晨露水干后采收,采收前对果穗喷布液体葡萄保鲜剂会得到更好的贮藏效果。采收时要特别小心,葡萄浆果对机械伤格外敏感,因此要求在采收、装箱、运输贮藏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或减少磕碰、挤压、摩擦、振动造成的损伤。采收时最忌用手抓果粒和倒箱。采收后的葡萄立即剪去病、青、小、机械伤的果粒,轻轻地摆放在内衬PVC或PE葡萄专用保鲜袋的箱内。装箱后应立即运到冷库预冷。葡萄从采收到预冷以12h为宜。速度越快越好。因为采后的葡萄在常温条件下生理代谢旺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很快,这不利于葡萄的长期贮藏。
(4)快速预冷与贮藏。葡萄运至冷库后打开袋口在-2~-1℃条件下进行预冷,葡萄的预冷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冷风库预冷,而且以在贮藏库中预冷为多。预冷时一次入库量不易太大,应以地面空间摆放2~3层为宜。一次入库量太大易造成预冷速度太慢和库温波动大而影响预冷完的葡萄贮藏。当品温下降到0℃时,将保鲜剂放入袋内,然后扎紧袋口在-0.5℃±0.5℃条件下进行长期贮藏。
(5)贮藏期管理。温度管理:葡萄入贮后,当盛有葡萄的箱内温度达到0~1℃后即进入正常管理冷库阶段。要做好下述工作:①入库果箱要科学码垛,一般纸箱,依其质量,码高多为5~7层或更高,垛间要留出通风道。对库内不同部位库温不均衡的冷库要依实际情况,将耐低温品种的果实放在低温区,反之放在高温区。②在冷库不同部位摆放1~2箱观察果,扎好保鲜袋后,不盖箱盖,以便随时观察箱内变化。如发现霉变、腐烂、裂果、药害、冻害等变化要及时销售。③随时观察库温变化,要严格控制库温能稳定在0~1℃,最好设有电脑控温装置。低而稳定的库温是延长贮藏期的重要条件。④当外界气温出现低于0℃低温时,应停止开机制冷,起动风机,利用外界自然冷源,减少耗能。⑤在外界气温过低时,应注意堵好风口,注意防寒保温,防止葡萄受冻。同时利用白天温度较高时开动风机换气,保证冷库的空气新鲜。在贮藏过程中应保持库温稳定在-0.5℃±0.5℃。库温波动太大易造成袋内结露,引起果实腐烂和药害。另外库内的温度要均衡一致,为了减小库内各部分的温差在生产上应注意:a.堆码方式:应以“品”字形为佳,这样有利于气体循环。b.垛与垛之间、垛与墙壁之间、垛与地面之间以及垛与顶棚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或通道,而且垛与垛之间的通道方向要与冷气循环方向相平行。码垛不易过大,以2500kg左右一垛为宜。靠近风机、送风管的葡萄应加棉被覆盖,防止葡萄受冻。库内的温度计以精确度较高的水银温度计为佳。酒精温度计误差太大,不适合贮藏库用。
通风换气:葡萄采后在低温条件下虽然呼吸代谢较弱,但贮藏过程中库房通风也是非常必要的。通风有利于葡萄的贮藏。通风时要注意时间的选择,应选择库内外温差较小时通风,防止库温波动太大,当外界空气湿度大如下雨或雾天不宜通风。
在贮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葡萄的贮藏情况,但是最好不要开袋检查,如发现葡萄果梗已开始干枯,变褐、腐烂或有较重的药害发生时,要及时销售。
6.葡萄的机械气调冷库贮藏
目前国内外葡萄贮藏保鲜主要采用冷藏+气调+防腐的贮藏方法。简易气调+防腐保鲜是我国葡萄贮藏的主要方法,它具有简单易行、保鲜效果好、投资费用低的特点,因此此种保鲜方法在我国长期处于主要地位。其中保鲜袋的作用是,维持袋内适宜的气体指标和湿度,抑制葡萄的生理代谢,延缓衰老,另外保鲜袋具有保持保鲜剂释放的防腐保鲜成分处于有效浓度范围的作用,由此抑制葡萄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然而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智利由于具有高产后附加值的支撑,葡萄气调库贮藏的数量较多。气调库贮藏葡萄的方法是将葡萄装入内衬带孔的塑料袋中,利用气调机调节库内的气体成分并且通过SO2钢瓶将SO2通入库内起到防腐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在这种条件下塑料袋必须打孔,以便及时调节袋内的气体成分并且库内通入的SO2气体能够及时有效地抑制葡萄的腐烂。
(四)葡萄(红地球)贮藏工艺
1.库房消毒及降温
2.保鲜材料的准备
(1)包装(参见机械冷库贮所述)。
(2)保鲜袋(参见机械冷库贮所述)。
(3)保鲜剂。选用CT复合型保鲜剂,使用剂量为每5kg葡萄用7包CT2和1包CT1,1张调湿保鲜膜。
3.红地球葡萄贮前的农业技术措施
(1)施肥和灌水。施化肥特别是氮肥过多,果实含糖量低,果皮发育不良,果梗木质化程度低,耐贮性下降,因此应注意肥料种类和施肥量。红地球葡萄适宜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条件,生长季节多雨或者灌水太多,果实品质差,发病率高不耐长贮。特别是采前灌水对葡萄贮藏影响很大,因此红地球葡萄果园应在采前10~15d停止灌水,如果采前遇雨则应推迟采收。
(2)喷药。红地球葡萄抗病性差,特别是不抗黑痘病,因此,栽培时应注意防病。果实套袋是防止果穗病害,及果实农药污染的最好方法,提倡红地球葡萄果实套袋的另一原因是该品种在北方地区的成熟季节,常常由于气温较低和昼夜温差大而导致果实色泽过深,呈紫黑色或暗紫色,套袋成熟果则表现为鲜红色,建议栽培者使用红地球专用果实袋。
(3)产量控制。产量过高葡萄果肉硬度低,含糖量低,在贮藏过程中易腐烂而且贮藏品质差,适宜的产量应控制在亩产1500kg左右。
(4)采收及采后处理(参见机械冷库贮所述)。
(5)快速预冷与贮藏。葡萄运至冷库后打开袋口在-2~-1℃条件下进行预冷,使葡萄的品温尽快下降,当品温下降到0℃时,将保鲜剂按使用要求放入袋内,然后扎紧袋口,在-0.5℃±0.5℃条件下进行长期贮藏。
4.贮藏期管理
(1)温度管理。在贮藏过程中应保持库温-0.5℃±0.5℃,并尽力保持库温的稳定,库温波动太大易造成袋内结露而引起果实的腐烂和药害发生,另外库内的温度要均衡一致,为了减小库内各部分的温差,在生产上应注意:①堆码方式应以“品”字形为佳,这样有利于冷气循环。②垛与垛之间以及垛与墙壁之间、垛与地面之间、垛与顶棚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或通道,而且垛与垛之间的通道方向要与冷气循环方向相平行。码垛不易过大,以5000kg左右一垛为宜。③靠近风机,送风管处的葡萄应加棉被覆盖,防止葡萄受冻,库内温度计以精确度较高的水银温度计为佳。
(2)通风换气。红地球葡萄采后在低温条件下虽然呼吸代谢较弱,但贮藏过程中库房通风仍是非常必要的,通风有利于红地球葡萄的贮藏。通风时要注意时间的选择,应选择库内外温差较小时通风,防止库温波动太大,当外界空气湿度大(如下雨或雾天)不宜通风。
(3)在贮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葡萄的贮藏情况,如发现葡萄果梗已显现干枯、变褐、腐烂或有较重的药害发生时,要及时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