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颜色变化规律
书籍:美容医学临床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容医学临床手册》第218页(648字)
早在30年代,Clark就检出,一个能描述并完全模仿出口内环境下牙齿的色彩系统,需要800种颜色,这说明天然牙具有宽广的颜色变化范围。不同人种、地区、性别、年龄、牙位和牙冠部位之间,其颜色均有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规律:
(1)黄种人比白种人的牙冠颜色分布略窄,色较浅。
(2)女性比男性牙齿明度较高,而彩度较淡,色相更偏黄。
(3)随着年龄增长,牙齿颜色发生变化,尤其到中年以后,牙齿明度明显减低,彩度加大,颜色变得更深红。
(4)不同牙位的颜色差异,就明度而言,中切牙最大,侧切牙次之,再次是尖牙。从彩度上看,尖牙最大,中切牙和侧切牙接近。中切牙的色相比侧切牙、尖牙偏黄。上下前牙比较,上前牙偏黄,下前牙稍白。左右同名牙的颜色是对称的。
(5)同一牙齿的比较,从明度上看,牙中部最大,龈端和切端相近。彩度方面,牙颈部最大,其次为中部,切端因半透明,故彩度最低。色相上,切端和中部偏黄,而牙颈部因受牙龈影响而偏红黄色。由于切端和颈部易受周围影响,因此牙体中部的颜色最具代表性。
(6)活髓牙半透明程度明显,故明度高于死髓牙,而死髓牙彩度大,色相偏于红黄。
上一篇:义齿的比色、选色
下一篇:美容医学临床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