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188页(2775字)

【药物出处】:《名医别录》

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树的树皮。又名紫油桂、桂心、官桂等。含有挥发油(桂皮油)及鞣质等。桂皮油主要成分为桂皮醛、乙酸桂皮酯等。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胃经。

〔功效主治〕 温中补阳,散寒止痛。用于肾阳衰微、下元虚冷,小便不利等症,常与附子、熟地、山药、山萸肉等同用,如金匮肾气丸;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食少便溏,完谷不化等,可与附子、干姜、肉豆蔻等同用。又可用于虚寒性胃痛、腹痛、疝痛等症,可单味研末服,亦可与干姜、吴茱萸同用;若用于妇女虚寒痛经,可与艾叶、当归、川芎等合用;治寒痹腰痛,多与独活、桑寄生、杜仲等同用。此外,本品温营血而利血脉,又能振奋脾阳,可在治气血衰少方中用之,有鼓舞气血生长的功效;如治气血两虚的十全大补汤、治寒性疮疡久不愈合或内陷不起的托里十补散及阳和汤,以及治下焦湿热而致小便不通的通关丸等方中,均用适量肉桂。

〔本草撷英〕 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暧腰膝,破痉癖癥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甄权:主治九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拥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

时珍:治寒痹,风瘖,阴盛失血,泻痢,惊痫。治阳虚失血,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蝮毒。

〔名医心得〕 董建华:糖尿病 阴虚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但若过服寒凉或久病阴损及阳,可出现阴阳两伤之证,因此,在注重滋阴的同时,也要注意扶阳,用肉桂最宜。认为肉桂可使命门火复,膀胱气化得行,肺津得布,而使消渴之证易愈。但其用量宜小,以3克以下为宜,多则有燥热伤阴之弊。此外,本品于大队凉润药配用,亦寓有反佐之意。[1]

江心镜:下痢 使用标准:久痢下元火衰,出现面色白,神疲肢冷、舌淡苔嫩、脉沉迟等;或因过服苦寒药而致阳气虚,寒湿不化者。使用方法:肉桂配白术、山药及清热调气之黄连、木香,可收温化之功,而无增热之弊;或以肉桂末拌饭吞食,既有养胃之功,又可直达下焦病所,而发挥其温化作用。[2]

夏少农:阴虚喉痹(慢性喉炎) 阴虚喉痹多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一般采用滋阴降火法多能获效。若使上法不效时,可加用肉桂以“引火归原”,多能奏效。然本品乃温热之品,有助火之弊,一般使用不宜超过3周,且应配磁石等重镇之品,以监制肉桂温热之性,以防升而不降之弊。[3]

王鹏飞:婴儿腹泻 常用肉桂与赤石脂相配,治疗婴儿腹泻属阳虚型者,每获良效。此配伍虽为十九畏之禁忌,但临床验之,非但不相畏,且能加强温中固肠之功。[4]

程门雪:疝痛、睾丸肿痛 治疗寒滞肝经之疝气腹痛,睾丸冷痛,水疝等,程门雪每以肉桂合鹿角、小茴治之,三药同入肝肾,温阳散寒滞,理气治血,合用相得益彰,共奏温补肝肾,散寒通经之功,临证用之,每获良效。[5]

焦树德:糖尿病 常以六味地黄汤中加肉桂0.9~2克,煎水一至二暖瓶,晾温,代茶饮,用于治糖尿病口渴引饮者,渴则饮此水,症情逐渐减轻,饮水日渐减少,煎药汁也逐渐减少,减至与常人差不多时,则改为汤药服用,每日1付,常收良效。[6]

〔药理及应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对小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发热均有降温作用;一定的抗惊厥作用。

2.降压作用:对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大鼠有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无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3.预防血吸虫病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有一定的预防血吸虫病的作用。

4.其他作用: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尤强;也有明显的杀真菌作用;能使家白细胞增加。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头癣等。

此外,本品大量使用会引起小鼠强烈痉挛,运动失调,呼吸促迫,翻心反射消失,直至死亡。

〔剂量用法〕 内服:煎汤,1.5~4.5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涂擦。

〔按语〕 肉桂辛甘大热,能温补命门之火,散寒止痛,兼能温通经脉,引火归元。因其性热纯阳,若应用过量,或素体内热者用之,可致内火上炎,面热目赤,甚至热迫血溢。然而出血证并不均忌肉桂,若阴盛之出血,则宜用肉桂以引火归元,因而肉桂对失血证的宜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本品为芳香之品,入煎剂不宜久煎,当后下。

【参考文献】:

[1]董建华.内科心法.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188

[2]卢祥之.名中医治病绝招.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54

[3]上海市卫生局.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545

[4]北京儿童医院,王鹏飞儿科临床经验选。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6

[5]萧森茂,等.百家配伍用药经验采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66

[6]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第二版:206

上一篇:干姜 下一篇: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