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工程师手册

企业技术进步的组织与实施

书籍:工程师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14页(5119字)

技术革新的推进 技术革新是指技术方面的局部改革与创新。推动技术革新是我国解放笨重体力劳动,解放生产力,开展增产节约活动,促进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50年代末期,我国总结了工业管理的成熟经验,提出发扬工人阶级的创新精神,广泛地在工业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对于推动我国工业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技术革新的内容包括:1.产品革新;2.设备和工具革新;3.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的革新;4.节约能源;5.综合利用原材料和代用材料;6.环境保护,消除污染和治理三废。

推动技术革新的深入发展,是社会主义企业长期持久的任务,对工人阶级作为主人翁所进发出来的社会主义热忱,企业要善于组织和发挥,并要将群众的热情和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所以,工程师在推动技术革新这项工作中,应注意:1.要有领导人员参加的,以技术骨干为核心,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三结合”形式;2.要有组织、有领导进行技术革新;3.要制订技术革新的主攻目标,抓住生产技术上的关键和薄弱环节;4.要措施落实,确有成效的措施应是资金、设备、材料和人力的保证;5.要采取如革新讲座、革新研究会、技术协作活动等有效的各种活动。

合理化建议的采纳 合理化建议是指职工提出的有关改进产品、工艺、方法、技术、装备和更有效利用原燃材料、装备、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措施性意见。合理化建议的开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企业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合理化建议的范围,工业方面可分为:

1.工业产品、建筑结构的改进,产量的提高,以及发展新产品;

2.工艺方法,试验、检验的方法,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技术及物资储藏、养护、运转技术等的改进;

3.工具、设备、仪器、装置的改进;

4.更有效地利用原料、材料、燃料、动力、设备及自然条件的技术措施;

5.设计、统计、计算技术及其他技术的改进。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合理化建议工作,曾于1954年5月、1963年11月、1982年3月先后三次颁发了有关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条例。

我国工业企业都设有合理化建议委员会,总工程师兼任其主任委员,企业工会、科技部门、企管部门以及机械、动力、技改等部门的领导人都参加这个委员会,科技管理部门是它的办事机构。委员会的任务是,组织协调并推动企业内部的合理化建议工作,拟定一定时期的主攻方向和重点课题,定期审定合理化建议的采纳与否,在采纳后监督其实施,评定其奖励等级。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 引进技术指有关国家和地区为了发展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外国或外地区先进科技成果。其内容包括:从对方获得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技术引进包括硬件和软件。

引进技术必须坚持洋为中用,致力于引进技术的消化,把引进技术与提高自身技术实力结合起来、把学习与创新结合起来。善于学习,就是要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第一步就是要熟练地掌握引进的技术和设备、了解其技术原理、结构性能、对于硬件要能修能配。第二步是仿制、翻版,避免重复引进。它体现着生产技术和制造能力的提高。第三步是创新,搞出比别人更先进的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这一步标志着技术力量的增强,切实达到了提高自身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目的。

搞好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创新工作,还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及经济的需要与可能,要同自己的研究、开发工作相协调,并在引进的同时,就统筹安排消化、吸收、推广工作,以便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发挥引进技术的经济效益。

国产化水平的提高 从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出发,我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的技术装备。这批装备引进以后,一是存在着消化吸收的问题,二是装备投产后存在着备品、配件如何在国内组织生产问题,也就是引进的成套设备在洋为中用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存在着国产化生产问题,也存在着备品、配件、特别是关键性的备品、配件由引进而逐步国产化问题。所以,提高国产化水平是在达到进口设备整机功能和寿命的前提下,用国内技术、加工工艺和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工艺后,国内生产成套整机的配件比率和生产过程消耗的备品、配件自制比率的提高。

提高国产化水平,对我国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它意味着我国在生产制造的工艺技术水平逐步提高,逐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2.说明我国自力更生能力的增强;3.可以节约外汇,多创外汇,对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有利。

组织提高国产化水平工作,是工程师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程序如下:

1.在引进进口设备同时,要为国产化作好准备工作:(1)要求卖方付清设备图纸、资料,易耗件图纸、资料;(2)在条件允许和可能的条件下、购买设备的同时,要同时购买制造的工艺技术资料,特别是易损件的材质加工工艺技术;(3)要及时组织外国图纸的转化工作,转化成我国标准的制造图纸;(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解体和现有组装件、备品、配件进行测绘,绘制正确的实物图形。

2.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作好国产化准备工作:(1)在引进设备检修过程中,进行测绘工作,取得实物测绘图纸;(2)对易损备品、配件进行材质核定和性能试验,为国产化生产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3.组织国产化的组装件、备品、配件的科研、设计、试生产、试用、鉴定及批量生产工作。

与国外技术合作的扩大 扩大与国外的技术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是缩短科学研究取得成果的时间和加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企业与国外开展技术合作,可有以下形式、内容和渠道:

1.贸易型技术合作。通过技术贸易、产品贸易、设备贸易、补偿贸易等方式,并附加技术合作协定。如引进设备的同时,附加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开工时的技术指导等,补偿贸易在国内加工,对方提供技术图纸、技术工艺、技术指导等;这些都是和引进相结合的有偿技术合作;

2.开发型技术合作。也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如合作开发资源,合作设计,合作制造等。多数是对等的共同提供资金、技术、人员和资源,通过合作开发,进行技术合作;

3.经营型技术合作。如合资企业,通过产品开发,进行技术合作等;

4.技术服务型的技术合作。如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咨询、技术评价、指导操作技能等;

5.学术型或科研课题型技术合作。如双方对等地组织专家举办讲座,互派学者讲学、互派留学生、进修生以及共同组织科技课题攻关,以及交流文献、科技情报等。

科技成果鉴定与推广应用 科技成果是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思考观察、试验研究所取得的,并经过鉴定确认的,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创造性成果,科技成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必要资源。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于社会,是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技成果鉴定是对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质量和社会价值的客观评价,是对该项科研工作的总检查,经鉴定后的科技成果,才能为社会所承认,成果鉴定,在我国采取分级鉴定的办法。按项目的重要性和涉及面大小,分为四级:1.国家鉴定。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鉴定。特别重大的项目,鉴定后报请国务院批准;2.部级鉴定。由国务院主管部鉴定;3.地方鉴定。由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鉴定,或者委托所属的科委、有关厅(局)市(县)人民政府组织鉴定;4.基层鉴定。由企业、研究设计机构、学校等基层单位组织鉴定。

评价科技成果的标准有学术价值、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不同类型的成果,可以各有侧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又是对科技成果的考验,从实验室成果到正常投产,一般要经过制订方案、方案论证、物质技术准备、试验验证、审定评价、技术调试、投产应用形成生产力这样七个阶段。成果的推广应用,还必须具备先进性、成熟性和实用性。此外还必须具有推广应用的社会条件(如政策情况)、物资条件(资金、设备、劳动力等)。

企业工程师的技术工作中,离不开科技成果的鉴定与推广应用工作。对企业试验研究成果及时组织鉴定,作出评价和应用推广,以取得成果的扩展,增加企业技术实力和竞争水平,同时,也通过科技情报工作,了解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对适用于企业的成果要分析研究,加以试验、试制,应用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去,取得新的经济效果。

技术转让与技术成果商品化 技术转让是双方对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项工艺或提供某项服务所需系统知识的交易,而且并不延伸到仅是货物的单纯销售或单纯租赁的各项交易。

国际间的技术转让分为非商业性的与商业性的转让两种,前者是两国政府间的技术援助,交换技术情报、学术交流、技术考察等形式进行的技术转让,通常是无偿或条件极为优惠。后者,是按一般商品条件,以不同国家的企业作为交易的主体进行技术转让,是有偿的技术转让。

国际间技术转让,包括公开的技术、半公开技术和秘密技术,无偿转让多半是公开的或半公开的,有偿技术转让多为半公开或秘密的技术。

技术有偿转让包括:(1)工业产权,为专利、商标、外形设计等;(2)专有技术知识,一般包括图纸、设计方案、技术说明书、技术示范、技术指导等;(3)作为技术转让组成部分的机器、设备、中间货物和原材料。

技术有偿转让价格要考虑:(1)运用该项技术的商品生产量;(2)产品的寿命周期;(3)产品的利润率;(4)科研成果的费用;(5)技术输出方经济损失的补偿。

技术有偿转让费用支付方式:(1)一次总算支付,包括科技成果费、技术资料费、培训费、专家费,以及提供设备、元件等。一次总算可一次付清,也可以分期支付;(2)提成支付,在产量、产值、销售额或所得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3)以上两者结合的办法。

技术成果商品化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特别是60年代后,得以迅速发展。商品形态分为以实物形态的商品和以知识形态的商品,后者可成为技术商品,同样可以交易,但它是现有技术(不是未知技术的开发)使用权的交易。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作为商品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产生了技术市场和技术商品的中介机构,有力地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

上一篇:制定发展计划 下一篇:工程师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