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质量工作者手册

当代质量观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山大学出版社《质量工作者手册》第500页(603字)

当今国际标准对质量的表述是:质量是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质量即“全面质量”。质量的公开性、紧迫性、全球性,是产生“当代质量观”这一问题的背景和基础。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对“全面质量”应是“目的含义”而不是“书本含义”有一番解释。他认为90年代的“全面质量”,应从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质量不是单一技术部门的职能或意识计划,必须是生产企业和供应商、顾客为一体的系统实施过程,应由顾客和用户认可它;企业达到“目的质量”的途径是以顾客和用户为导向,把每个人组织起来,建立畅通无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连续不断的质量改进要求广泛而有效地采用新的和现有的质量技术;服务质量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改进同等重要等。在日本,“当代质量观”被理解为:设计质量与制造质量并重;实物质量与服务质量并重;实物质量又分为“理所当然的质量”和“富有魅力的质量”。所谓“富有魅力”,是指含有满足用户潜在要求的附加质量,厂家对产品要想在用户前头。目前,日本企业普遍丢掉过去按其生产已无竞争力的质量标准,以上述要求为目标组织全部产品的生产。因此,综合多种看法,“当代质量观”的主要内涵:质量是全球竞争的焦点,必须把质量标准定在世界级先进;质量即适用性,应由用户认可,而不是其他任何部门;质量还包括达到质量目标的人的积极性等多方面内容,要靠全企业、全社会共同保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