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简明禽病防治技术手册》第36页(2388字)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严重下痢及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特征,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一、病原学

小鹅瘟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该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抵抗氯仿、乙醚、胰酶和酸性环境等。病毒无血凝活性。

二、流行病学

在自然情况下,小鹅瘟病毒仅感染20日龄以内的各种鹅,包括白鹅、灰鹅、狮头鹅与雁鹅等。其他动物,除番鸭外,均无易感性。出壳后3~20天易发本病,但近年来,发病及死亡日龄有增大趋势。

小鹅瘟病毒主要经消化道感染,经过病鹅直接接触或接触病鹅排泄物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用具和场地而传染,本病能通过种蛋传播,被带毒的种蛋(常常是蛋壳被污染的种蛋)污染的孵化房和孵化器对疾病的水平传播起重要的作用。

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高低与母鹅的免疫状况有关。病愈的雏鹅、隐性感染的成鹅均具有坚强的免疫力,成年鹅的这种免疫力可通过蛋黄将抗体传给后代,使雏鹅获得被动免疫。

三、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潜伏期与感染雏鹅的日龄有关,日龄愈小,潜伏期愈短。临床症状可分为三种形式:

1.最急性型 多见于1周龄雏鹅或雏番鸭,突然发病死亡,发病率能达到100%,死亡率可达95%以上。有的雏鹅出现精神沉郁,数小时后倒地,两腿划动并迅速死亡。死亡雏鹅喙端、爪尖发绀。

2.急性型 多见于1~2周龄内的雏鹅,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强,不愿活动,严重下痢,排灰白色或青绿色稀粪,粪中带有纤维碎片或未消化的饲料等,头触地,两腿麻痹或抽搐死亡。

3.亚急性型 多见于2周龄以上的雏鹅,常见于流行后期或低母源抗体的雏鹅。以精神沉郁、拉稀和消瘦为主要症状。少数耐过鹅出现生长发育不良。有些病鹅也可自然康复。

四、病理变化

典型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肠道。感染初期,可见部分肠段轻度充血肿胀,黏膜上出现少量黄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中期在中下肠段形成淡黄色的假膜或细条状的凝固物;感染后期,在小肠出现富有特征性的凝固性栓子。导致肠段膨大增粗,甚至比正常增大1~3倍,外观如香肠状。盲肠和直肠早期也可见充血、出血、肿胀,后期有较多的黏液,泄殖腔扩张,肿胀、发红,有黄褐色稀薄的内容物。

其他组织器官主要见于大腿内侧皮下、胸肌、心内外膜、肺脏等出血。

五、诊断与防治

1.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即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进行病毒分离、血清学鉴定等实验室检验。但要注意与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鸭瘟病毒感染、鹅球虫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1)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 其病原为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腺病毒),3~30日龄雏鹅均可发病,死亡高峰期在10~18日龄。

(2)鸭瘟病毒感染 其病原为鸭瘟病毒(疱疹病毒),各龄期阶段的鹅均可感染发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性败血症和肠道的出血性和坏死性炎症,但缺乏肠道渗出性炎症和肠道栓塞物形成的特征。

(3)鹅球虫病 其病原为球虫(主要为艾美耳球虫),发病龄期多在3周龄以上,镜检小肠内容物可以发现球虫卵囊。

2.防治

(1)疫苗免疫 成年鹅群在产蛋前5天左右,如雏鹅群已免疫过,可用常规5倍羽份小鹅瘟疫苗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期可达5个月;如雏鹅群没有免疫过,按常规剂量免疫,免疫期仅为100天。

种鹅群在产蛋前用种鹅用活疫苗1羽份皮下或肌肉注射,另一侧肌肉注射小鹅瘟灭活苗1羽份,免疫后15天至5个月内孵化的雏鹅均具有较高的保护率。鹅群仅在产蛋前用小鹅瘟种鹅活苗免疫1次,在第一次免疫后100~120天后,再用2~5羽份剂量免疫,雏鹅群的保护期可延长3~5个月。

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的后代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

(2)被动免疫 小鹅瘟抗血清,对感染小鹅瘟及受威胁的雏群,可达到治疗和预防作用。治疗用剂量为每只每次2~3毫升,对刚受感染的雏鹅,保护率可达80%~90%,对刚发病的雏鹅保护率为40%~50%。预防用剂量为刚出壳后每只雏鹅肌注0.5~1毫升,可防止小鹅瘟的暴发流行。抗小鹅瘟蛋黄抗体的用途同抗血清,也能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在用血清或卵黄抗体治疗的同时,应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应激与继发感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