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虫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215页(3436字)

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属鳞翅目,卷蛾科。主要发生于东北、华北等地区。分布南限约在北纬33°,西至东经104°,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重要害虫。除为害大豆外,还为害野生大豆和苦参,属单食性害虫。

1 主要影响因子

1.1 降水和表土湿度

大豆食心虫大田间的发生期和发生量与气候有关。化蛹期和羽化盛期的降水量影响最大。化蛹期降水较多,土壤湿度较大,有利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出土,发生期较早,发生量多;化蛹期干旱,土壤湿度小,则发生期推迟,发生量减少。羽化盛期特别干旱和下暴雨,则成虫和产卵量剧减,为害亦相应减轻。由于幼虫有约10个月在土壤中度过,因此,土壤湿度尤其表土湿度与幼虫化蛹和蛹的羽化关系密切。土壤含水量在20%时,最适宜化蛹和羽化;土壤含水量达50%,完全不能羽化。所以8月上、中旬干旱或降雨多,对化蛹、羽化均不利。成虫活动,温度20~25℃,相对湿度95%以上为合适,但如遇暴雨能影响成虫的活动和寿命,卵量急剧减少。卵在20~30℃,相对湿度70%~100%的条件下,都能正常发育。

1.2 耕作制度

1.2.1 前作 大豆连作,虫源基数大,一般比轮作地发生重;连作年限愈长,发生愈重。新开荒地种大豆,虫源少,比熟地发生轻,虫食率低,尤其春季开荒地,虫食率更低。

1.2.2 邻作 食心虫发生与邻作地关系大。如大豆虽未连作,但邻近上年豆茬种植晚小麦或大豆的,往往食心虫发生较重。

1.3 品种

根据成虫产卵选择习性,一般豆荚绒毛多、结荚早、嫩荚期与食心虫产卵期相吻合的品种,往往发生重;品种混杂,开花、结荚期一致,花期延长,虫食率也高。

1.4 天敌

食心虫的天敌很多,主要有多种茧蜂、蚂蚁、步行甲、白僵菌等。天敌可减轻食心虫的为害程度。

2 调查项目和方法

2.1 脱荚虫孔数量调查,确定幼虫入土越冬的基数

在大豆收割前3天,选当地种植的主要品种以及防治与否等有代表性的田块5块,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取1m2。割取样点内所有大豆植株,按地块分样点捆好,置室外向阳处晾晒3~5天后,再分点逐荚调查脱荚孔数。将调查结果填入大豆食心虫幼虫脱荚孔数量调查表(表4-143)。

表4-143 大豆食心虫幼虫脱荚孔数量调查表

大豆食心虫脱荚孔位于豆荚侧面近合缝处,孔为长椭圆形,较小。豆荚螟脱荚孔位于荚面中部,孔圆形,较大。

2.2 大豆田成虫发生数量消长调查

选当地种植的主要大豆品种,固定两块距上年豆茬地较近的代表性田块,每块田面积不少于5×667m2。东北地区在8月1~25日,华北地区8月5~31日,每日16:00~18:00调查。

每块田查5点,每点两条垄,垄长50m或100m,各调查点相隔至少在10m或20m以上。调查时顺垄前进,用65cm长小木棒轻轻拨动豆株,目测被惊起飞的成虫数量,并目测群体飞舞的蛾团数和每个蛾团的大概蛾数。在每次调查时,用捕虫网扫集成虫在20头以上,分辨雌雄,计算性比。将调查结果填入大豆食心虫豆田成虫发生调查表(表4-144)。

表4-144 大豆食心虫豆田成虫发生调查表

2.3 田间卵量和幼虫入荚数量调查

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当地豆田成虫数量与卵量和虫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是在固定调查成虫的田块中选1块,在成虫期不防治。东北地区在8月10~26日,华北地区在8月13日至9月3日,每3天调查1次。每次随机抽取6~10株大豆,摘取全部豆荚,携至室内,逐荚检查其上的卵粒数和幼虫入荚孔数。将结果记入大豆食心虫田间卵量和幼虫入荚调查表(表4-145)。

表4-145 大豆食心虫田间卵量和幼虫入荚调查表

2.4 幼虫虫食率调查

为了解当地幼虫发生为害情况和防治效果,并作为翌年发生预测的参考基数而调查。方法是在所选定的预测调查田和当地栽培的各主要品种的代表田块,共3~5块。在大豆收割前,每块田取5点,共取大豆10~15株,剥荚或混合脱粒,抽查其中1000~2000粒,检查虫食豆荚数,计算虫食率,或结合调查脱荚孔的取样,在查完脱荚孔后,混合脱粒取样调查虫食率。将调查结果填入大豆食心虫虫食率调查表(表4-146)。

表4-146 大豆食心虫虫食率调查表

3 预测预报方法

3.1 发生趋势预测

3.1.1 中、长期预测 由于大豆食心虫1年1代,所以,秋季进行的表示幼虫越冬密度的虫食率和幼虫脱荚孔数调查结果,可作为发生趋势预测的虫情基数;另结合7、8月份化蛹、羽化和成虫盛发期的气象预报综合分析,做出中、长期的发生趋势预报。

3.1.2 短期预测 根据豆田成虫发生数量,结合8月份的降水情况预报发生程度,确定是否防治。

3.1.2.1 根据成虫活动分布特点进行成虫盛期和高峰期预测 当田间蛾量突增甚至出现成倍剧增现象,集团飞翔的蛾团数增多,每个蛾团的蛾量较大,开始见到交尾,则表明成虫已进入盛期。当田间成虫雌、雄比接近1∶1,田间蛾量分布已比较均匀,每块田的田边与中间的蛾量基本平衡,表示已达成虫高峰期。

3.1.2.2 根据虫态历期推算成虫、卵、幼虫入荚高峰期 成虫盛发期7~10天。在成虫盛期开始2~3天即达成虫高峰期。成虫高峰期后3~5天达产卵高峰,卵高峰后5~7天为幼虫入荚盛期。

3.2 防治适期预测

在吉林等东北地区的经验,如7月上旬降水较多,中、下旬降水不多,日降水量低于60mm,8月上旬不特殊干旱,成虫期无大的暴雨,又加豆田蛾量剧增,蛾团数也在增加,雌雄比接近1∶1,连续3天累计双行百米蛾量达100头,就应立即进行防治。

4 测报调查参考资料

4.1 大豆食心虫在适宜湿度、不同温度下的平均历期

注:公主岭。

4.2 防治适期

如用药棒熏成虫(如敌敌畏浸泡的高粱秸或玉米秸),可在成虫初盛期开始;如药剂喷雾防治成虫和幼虫,可在成虫高峰期后5~7天内进行。

4.3 防治指标

成虫发生盛期,连续3天累计双行百米蛾量达100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