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养殖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水产养殖手册》第629页(2085字)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属鲤形目,鳅科,鳅属,又名真鳅。是分布广泛的小型鱼类,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甜,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8.4%,并富含维生素A,是我国传统的出口鱼类。
一、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 泥鳅为温水性鱼类,生活适温为20—30℃。冬季水温在5—6℃以下,夏季水温在35—36℃以上时,即潜入泥底10—30cm深处。泥鳅除用鳃呼吸外,也能用皮肤和肠呼吸。泥鳅眼小,视觉不发达,但其触觉和味觉极敏感,借以寻觅和选择饵料。
2.食性 为杂食性鱼类,其饵料有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昆虫及其幼体,扁螺,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等,亦食水底腐殖质或有机质。人工养殖时,可投喂米糠、麸皮、豆渣、螺蛳、蚯蚓、蚕蛹粉、鱼贝肉和禽畜粪等。孵化的仔鱼可喂蛋黄浆,稍大后喂豆饼浆、溞、轮虫、摇蚊幼虫等。水温在25—30℃时捕食强烈,生长迅速;水温20℃以下时,摄食减退,生长缓慢。
3.年龄和生长 泥鳅为小型鱼类,生长缓慢,刚孵出的仔鱼长约3mm,1个月后长到3.5cm,重约0.4g,1年可长到8—10cm,重6—8g,2年长到10—12cm,重10—15g。最大个体雌鱼长达21cm,重100g;雄鱼为17cm,重50g。
4.繁殖 泥鳅自然产卵期一般为4—8月,最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常因各地的气候、水温不同而变化。当水温达到18—20℃时,成熟泥鳅选择水田、池沼、沟渠有清净流水的浅水处产卵。也可在池塘边水深10—15cm处,用网片或竹篱围成数平方米的产卵池,内放棕榈皮、水浮莲等作鱼巢,然后按雌雄1∶3的比例放进成熟亲鱼,让其自然产卵、受精。水温20℃以下时,雌鱼一般在翌晨产卵,5—6月水温较高时,多在雨后或夜间产卵。一次产数百粒,经反复多次才产完,每尾可产300—500粒,受精卵粘附在鱼巢上孵化,水温19℃时,经55h孵出,3天后体色变黑时开始摄食。
人工繁殖用的亲鱼应选择3龄以上的雌鱼,体长20cm左右,雄鱼体长在10cm以上。每尾雌鱼注射鲤鱼垂体一个或HCG100—250IU,配在生理盐水中,每尾注射0.2ml。水温20℃时,效应时间为20h,25℃时为15h。捕起雌雄鱼,进行湿法或干法受精。将受精卵撒在鱼巢上,于流水或静水中孵化。孵化适温为20—28℃,在水深10—25cm,每10L水放受精卵5000—6000粒。于25℃水温下,孵化率可达98%。
二、苗种培育
孵化后3天左右,鱼苗能自由游动并开始摄食,这时可将鱼苗从孵化容器中取出,喂些蛋黄、轮虫等或者直接放入池塘培育。培育池先用生石灰清塘,然后注入新水,水深20cm左右,施入少量粪肥,待水质转肥即可放养鱼苗。鱼苗放养的密度,半流水池,每100m2放养15万—20万尾,静水池每100m2放养8万—10万尾。在一个鱼池中应放同1天孵出的鱼苗,如规格相差过大,会出现大鱼苗吃小鱼苗的现象。开始时可投喂蛋黄和人工培育的轮虫、溞等,同时通过施肥繁殖浮游生物等活饵料。以后需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饵量约为鱼体总重量的3—5%,水温25℃时鱼食欲最旺,可增加至5—10%,每日分2—3次投喂,共约饲养40天,体长达3cm左右即可作为养殖食用鱼的鱼种。苗种培育期间,随着鱼体生长,需要减稀密度进行分塘饲养。培育期也可延长,养成更大规格的鱼种。
三、食用鱼养殖
泥鳅的养殖方法主要有池塘养殖和水稻田养殖。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水泥池应铺肥土15—20cm,水深40—50cm。每亩放3cm以上鱼种2万—3万尾,成活率可30—50%。养殖时除施肥繁殖天然饵料外,还需投喂鱼粉、鱼浆、动物内脏、蚕蛹、猪血(粉)等动物性饵料及谷物、米糠、大豆粉、麦麸、蔬菜、豆腐渣、酱油粕等植物性饵料。水温在20℃以下时,植物性饵料比例大些,随着水温升高,要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比例,在水温23—28℃时,动物性饵料约需占60—70%。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4%,生长盛期最大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泥鳅池要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较好的水质和较高的溶氧量。梅雨季节或闷热天气,要防止缺氧泛塘。一般饲养8—10个月即可收获。
稻田养殖时,泥鳅主要摄食田中的天然饲料,如天然饵料不足,可以施放鸡、牛、猪粪等肥料,或适量投喂人工饵料。每亩稻田放养鱼种2万尾左右。其他方法参见稻田养鱼一章。
(编者:邬国民、吴琴瑟 审者:沈宗武、林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