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页(1047字)

【释文】:

大棚占地面积一般为0.03~0.07公顷。大棚的建筑材料有竹木、钢材、钢筋混凝土立柱以及装配式镀锌钢管等。建造大棚应注意选择通风较好,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便于排水,交通方便的地块。北方风大,空气较干燥,冻土层深,宜用10~15米跨度的拱圆形大棚,南北长度30~60米;南方多雨,气温较高,多用小跨度拱圆形大棚。棚中高度一般为2~3米,最高不超过3.5米。大棚与大棚间的距离不少于2米,每排大棚棚头之间距离应为5~6米,以利通风、作业和挖排水沟。

大棚全面受光,光照时间长,光质好,紫外光、红外光透过率高于玻璃。全钢大棚、镀锌钢管大棚光照好,竹木结构大棚光照差。跨度越大,棚架越高,棚内光线越弱。透明膜、无滴薄膜、新膜光照较好。

塑料薄膜有增温和保温功能,大棚内升温快,温度变化较大,局部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棚内温度变化趋势与外界温度变化一样,具有明显的日温差和季节温差。从水平温度看,大棚中间部位高于南北端部1~2℃,同一位置,上午东侧温度高于西侧1~2℃,下午西侧温度高于东侧2~3℃。春大棚栽培可比露地提早40天,秋棚比露地后延40天。

棚内土温变化与气温大致相同,只是不如气温变化剧烈。最高、最低土温出现的时间要晚于气温2~3小时。棚内10厘米地温,一般可比露地高10℃以上。

由于塑料薄膜密闭性好,所以,棚内湿度一般比露地高。变化的规律是棚温升高,相对湿度随之降低;晴天、风天,相对湿度降低;阴天、降雨、浇水,相对湿度增加。春季日出后,随棚温升高,土壤蒸发量和作物蒸腾作用加强,棚内绝对湿度也随之增加。通风后,棚内相对湿度下降,至午后闭棚前达最低值。夜间随着温度下降,相对湿度经常维持在90%左右,甚至出现饱和,引起结露,易诱发蔬菜病害发生。大棚黄瓜生产中、后期应特别注意防治黄瓜霜霉病等毁灭性病害。

北方大棚主要栽培喜温瓜果、豆类蔬菜。春提早、秋延后,实行多层覆盖,可进行耐寒蔬菜的保护越冬或生产。南方利用大棚进行耐寒蔬菜冬季促成栽培、果菜冬春提早育苗。早春菜早熟栽培,喜温蔬菜秋延后栽培,夏季利用大棚骨架和顶膜,进行遮阳、防雨、防虫、抗热栽培和秋菜育苗、食用菌栽培,实现周年生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