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耳穴诊疗手册》第172页(1747字)

【定义】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临床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痛,也可阵发性加剧,也有一开始就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麦氏点局限性压痛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恶心呕吐,体温不高等症状。属于中医的“内痈”、“肠痈”范畴。中医认为系湿阻、热壅、气滞、瘀阻及虫积等使肠运化失司所致,若湿热,内蕴,瘀滞不散,极易酿脓成痈。

【取穴】主穴:阑尾、神门、阑尾力线点(耳舟3、4、5区近耳轮侧范围内之敏感点成线状垂直排列)。配穴:大肠、小肠,发热加耳尖放血,呕吐加耳迷根。

【典型病例】男,28岁,住院号:202430。右下腹部转移性疼痛13小时,恶心、呕吐,稍有畏寒,食欲不佳,尿黄。过去有类似发作史,略轻,平时大便秘结,饮水少。体检:痛苦病容,右膝呈屈曲状,面色白,体温37.5℃,脉搏80次/分,脉弦而洪,血压16/12kPa(120/80mmHg),白细胞11100/mm3,中性82%,腹部稍饱胀,右下腹部轻度肌卫,麦氏点明显压痛,罗夫症阳性及轻度反跳痛,腰大肌试验阴性;耳穴:阑尾点压痛很敏感,胃、小肠穴轻度压痛,阑尾力线点皆有明显压痛,笔者应用上述耳穴留针30分钟后,白细胞降至8200/mm3,中性72%,右下腹部压痛消失,恶心,呕吐停止,次日再重复一次,留针30分钟后病员感右下腹疼痛全部消失,大便畅,体温下降为36.8℃,开始进食而愈。

【按语】(1)据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用耳针治疗本症25例,其中慢性阑尾炎3例,阑尾脓肿1例,均在大小肠之间找到压痛点,针刺每天1次(仅2例,每天2次),留针1~2小时,隔30分钟捻转1次,结果痊愈21例,有效3例,无效1例属阑尾脓肿。

(2)耳穴治疗阑尾炎和其他保守疗法一样,有一定复发率,也有人报道,以耳舟中段找痛点为主,留针30~60分钟,强刺激治疗377例,近期治愈率90.7%,腹痛消失,体温、白细胞总数正常,平均住院3~4天,1年后随访200例,未复发占73%。

(3)许平东曾用毫针治疗本症150例,每天1次,留针30~90分钟,结果针刺2次痊愈者70例,针刺3次痊愈者26例,针刺4次痊愈者32例,5次痊愈者6例,6次痊愈者1例,15例失败改用手术疗法或其他治疗方法。

(4)上海耳针协作组许平东及张生理共计用耳针治疗607例,治愈479例(78.9%),有效75例(11.2%),总有效率为90.1%,其中80例(包括15例慢性阑尾炎),仅用注射用水注射阑尾点,总有效率为97.5%。

(5)阑尾炎手术治疗适应症(不适宜耳针治疗)。

①急性梗阻性阑尾炎,临床表现腹痛严重或呕吐剧烈者。

②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全身中毒症状重者。

③急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一般情况差,中毒症状重者。

(6)上海市耳穴分会许平东报道了112例急性阑尾炎耳穴压痛点分布的观察:73例压痛点在大肠穴与小肠穴之间,即阑尾点;39例耳郭压痛点分布在贲门、食道、膀胱、肾、耳舟、耳轮、三角窝、肩及交感等穴,其中20例的压痛点完全分布在耳舟(近耳轮边缘),且压痛点连成一线成力线型出现,其中重点有上、中及下三点称之为“阑尾力线点”,以下点压痛更甚。

注 阑尾力线点:耳舟3、4、5区近耳轮侧范围内之敏感点成线状垂直排列。在力线点当中重点分上、中、下三点,以下点压痛最甚。见图31。(参阅《耳针疗法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图32 耳穴阑尾力线点图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