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图244)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536页(1465字)
图244 姜黄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1onga L.的干燥根茎。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均为栽培。其块根为药材郁金(详见郁金项下)。
主产于四川犍为、双流,广东佛山。此外,福建、江西、广西、陕西、云南等地亦产。
【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卵圆形、纺锤形或长圆形,稍弯曲,形似姜而分权少或有断去分杈后遗留的圆形疤痕。长2~5cm,直径1.5~3cm。表面深黄棕色,多抽皱,常披有黄色粉霜,并具明显的环状及撞去的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或橙黄色,角质状,有蜡样光泽,近外部有一黄色环(内皮层),中部有散在的点状黄色维管束。微有香气,味极辛苦,嚼之能使唾液染成黄色。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略泡、洗净。
(二)切制
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捣碎。
【性味归经功效】
温、辛、苦。归肝、脾经。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应用】
1.血瘀气滞的心腹、胸胁痛、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等证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既能活血行气,又能散瘀通滞。治疗心腹疼痛,常与木香、乌药、当归配伍,如姜黄散。治疗经闭或产后腹痛,常与当归、川芎、红花等配伍;治疗跌打损伤,常与苏木、乳香、没药等配伍。
2.风寒湿痹,尤以肩臂痹痛 本品辛温而苦,能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止痛。治疗肩臂痹痛,常与防风、羌活,当归等配伍。
3.痈肿疔毒、牙痛 本品与天花粉、白芷共为细末外敷可治疗痈肿疔毒;与细辛、白芷配伍煎服可治疗牙痛。
近代临床用以治疗高血脂症有一定作用。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阴虚、血虚者慎用;月经过多及孕妇忌用。
【备注】
《日华子本草》:“治癥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治扑损瘀血,消肿毒,止暴风痛、冷气、下食。”
本品含姜黄素和挥发油,挥发油中含姜黄酮、姜黄烯及少量水芹烯。本品能降低高血脂症,增加心肌的血流量,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还有利胆功效,能增加胆汁生成和分泌;有与考的松相近的抗炎作用。
郁金与姜黄其来源与功效相似,块根作郁金,根茎为姜黄。但郁金性寒,能清心凉血利胆;而姜黄性温,能治寒痹臂痛。二药都有利胆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