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图331)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724页(1650字)

图331 蟾酥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及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耳后腺及皮肤腺的干燥分泌物。其分泌物有剧毒,入眼内可使其赤肿,应严加注意。该两种动物之干燥全体又为药材干蟾。主产山东、河北、浙江、湖北等地。

【性状鉴别】

蟾酥因加工不同而呈扁圆形团状块(团酥)或不规则片状(片酥)。表面光亮,有的不平,而具皱纹,淡黄色、紫红色或棕黑色。团块状者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不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以外表及断面质皆明亮、紫红色沾水即为乳白色隆起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切制

蟾酥粉:取蟾酥,捣碎,加白酒浸渍,时常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粉碎。每10kg蟾酥,用白酒20kg。烘软切片,干燥,研粉。

(二)炮炙

乳制:取蟾酥块,捣碎,置磁盆中加入鲜奶浸渍,时常搅动使牛奶浸入,至全部溶化成稠膏状,取出,置盆中于洁净通风处风干或晒干,研粉即可(本法因易酸败在夏季炎热时不宜采用)。每10kg蟾酥,用鲜牛奶20kg。

【性味归经功效】

温、辛。有毒。归心经。开窍醒神,止痛,解毒。

【应用】

1.咽喉肿痛、牙痛、恶疮、瘰疬等证 本品有较好的攻毒消肿止痛作用,外用内服皆有良效。治疗咽喉肿痛、喉风、乳蛾等证,常与雄黄、冰片、牛黄等配伍,如六神丸。治疗恶疮、瘰疬等证,常与枯矾、雄黄、朱砂等配伍。

2.痧胀腹痛,吐泻、神昏等证 本品辛温走窜,有开窍醒神,辟秽功效,治疗暑湿秽浊之气或因不洁饮食所致痧胀腹痛,吐泻不止,甚至昏厥之证,常与丁香、麝香、苍术等配伍。

近年来用本品治疗各种癌肿,有一定的抗癌、消肿止痛作用。临床亦用于呼吸、循环衰竭,有迅速而持久的升压作用,并有显着的兴奋呼吸作用。

【用法及注意事项】

入丸散,每次0.015~0.03g。外用适量。

本品有毒,内服切勿过量,外用不可入目。孕妇忌用。

【备注】

《本草汇言》:“蟾酥,疗疳积,消膨胀,鲜疗毒之药也。能化解一切瘀郁壅滞诸疾,如积毒,积块,积脓,内疗痈肿之证,有攻毒之功也。”

本品所含主要成分为甾族化合物,总名蟾蜍二烯内酯,其中包括蟾蜍它灵、华蟾蜍精、华蟾蜍它灵、蟾蜍灵等多种。此外尚含吲哚系碱类成分,如5-羟色胺、蟾蜍色胺等及蟾毒灵、肾上腺素等。蟾蜍毒有洋地黄样的强心作用;蟾蜍灵、华蟾蜍精有与肾上腺素相似的升压作用和中枢性兴奋呼吸作用;对多种球菌和杆菌有抑制作用;还有镇痛作用;对子宫和输卵管有兴奋作用;另外,还有平喘、镇咳、抗炎、抗肿瘤、抗放射及升高白细胞等作用。

上一篇:牡蛎(图340) 下一篇:代赭石(图34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