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血栓形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84页(2094字)
一、概述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较为少见,是肝硬化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对本病认识和B型超声等诊断技术的提高,本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多见。
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PVT多形成于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脾静脉,少数也可发生在肠系膜静脉,易引起肝外门静脉高压,预后较差。
二、病理生理
门静脉阻塞可由PVT、恶性肿瘤的侵犯(肝细胞癌)、恶性肿瘤瘤内收缩或压缩(如胰腺癌、胆管癌)等引起,临床上PVT是造成门静脉阻塞的主要原因。
PVT的后果与血栓范围有关,在血栓的上游对小肠几乎没有影响,当血栓扩展到肠系膜静脉和肠系膜弓型结构时可造成缺血,并可引起反射性小动脉收缩。当缺血延续几天后,可能发生小肠坏死,20%~50%患者可因腹膜炎、肠切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下游改变,除非血栓原发于肝硬化者,其他原发因素引发的PTV,即使肝外门静脉或肝内较大分支发生阻塞,临床上肝脏受累轻微,或为暂时性损害。
PVT一般形成缓慢,因此在门静脉血流发生阻断时(门静脉血流占总肝血流的2/3),临床很少出现明显症状,可能与发生补偿机制有关:一是动脉缓冲(Buffer)反应,由于门静脉血流量减少,引起肝动脉血管床的扩张;二是在门静脉血栓形成部位快速建立侧支静脉旁路,几日后这种变化就很明显,最终形成海绵状血管瘤。尽管肝脏总的血流量减少并不明显,但门静脉压力多有增加,通过建立的门静脉内侧支血管维持门静脉灌流,久之导致曲张静脉出血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酷似肝硬化的高动力循环状态。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不明,重要的原发因素是肝硬化、肝胆恶性肿瘤和胰腺炎。前凝血状态紊乱和局部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近来研究发现血栓形成因素,如前凝血基因缺陷和潜在的骨髓增生紊乱发挥较大的作用,至少有1/3的PVT患者是多种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前凝血状态紊乱以凝固活性异常为特征,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紊乱,其中遗传性紊乱包括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缺陷,以及因子V Leiden突变、因子2G20210突变等。获得性紊乱包括原发性骨髓增生紊乱、抗磷脂综合征、PNH、口服避孕药物、怀孕、感染、恶性肿瘤、高半胱氨酸血症等。局部因素在P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中占40%,局部因素的存在促进了门静脉血栓的形成,这些局部因素主要分为4类:局部感染灶、门静脉系统损伤、腹腔肿瘤和肝硬化,临床上以发生于肝硬化者为多见。
四、临床表现
PV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多见。在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患者中其发病率为5%~10%,在肝细胞癌患者中可高达30%。有报道门静脉高压由PVT引起者占7.8%。
本病症状多轻微而缺乏特异性,常常被原发病掩盖,本病往往首先由放射科发现。急性或亚急性发展时,存在中重度腹痛、脾大、顽固性腹水,严重者出现门体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和暴发性肝衰竭。单纯PVT的预后好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一组资料显示PVT 6年死亡率为24%左右,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
五、诊断
在下列许多不同状态下应考虑本病的诊断:腹痛、腹部脓血症、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等,但确诊主要依赖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检查,诊断困难者可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动脉门静脉造影术或脾门静脉造影术检查。
本病一经确诊,还要考虑血栓形成的时间,当看到血栓但无或有轻微的门—门或门—腔侧支静脉形成时,常为新血栓形成,特发性高密度,提示血栓形成在10日以内(高于任何对比介质注射剂),其在早期CT诊断中价值最高。相反类似于海绵状血管瘤则提示为旧的血栓形成,但旧血栓可能会形成新的分层栓子,这种栓子可能与急性临床表现有关。为了确定治疗条件,改善治疗效果,了解造成或加重血栓形成的因素非常必要,如腹部CT检查、内镜超声检查、血小板检测、骨髓像或骨髓活检等检查可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2 陈小平.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