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07页(2807字)

一、概述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是因摄入含活的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虾)致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引起胆汁淤滞、肝损害的寄生虫病。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其中又以中国、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多见。考古学证实远在约2100年前我国已有本病存在。我国目前大部分省区均有本病发现,但感染率各地不尽相同,广东、东北两端感染率较高。

(1)传染源:感染了华支睾吸虫的人和哺乳动物(如等)是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通过进食未经煮熟含有活的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从消化道感染。生食鱼肉或虾是主要的感染方式。此外,烤、煎等烹饪时间不够,未完全杀灭囊蚴,或炊具生、熟食不分也可致感染。

(3)人群易感性:人对本病普遍易感,因此只要进食了含活的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均可被感染。不同地方人群的感染率差异主要与生活习惯、饮食嗜好及淡水鱼类分布的不同有关。

三、病因病理

寄生在人体胆管的虫体数目多少不一,感染轻者仅有十余至数十条,可不出现明显的病理损害及临床表现。较严重的感染者,其肝内胆管中的虫体数目可多达上千条,甚至见于肝外胆管、胆囊、胆总管及胰管。成虫本身的机械刺激及其分泌物的化学刺激作用,使胆管上皮细胞发生脱落继而显着增生,可呈腺瘤样,并伴有黏蛋白分泌活跃。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胆管壁增厚,管腔逐渐变窄而阻塞致胆汁淤积。有时阻塞以上之胆管扩张成圆筒形、壶形或憩室。胆管及门静脉周围纤维增生,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向肝实质侵入。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浊肿或萎缩,长期重复感染者可能导致肝纤维化。左肝管与肝外梗阻。继发细菌感染则发生胆管炎、胆囊炎。虫体进入胰管可导致胰管炎或胰腺炎。虫卵在胆管沉积后,可以其为核心形成胆管结石。长期的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四、检查

1.血象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有轻度贫血。

2.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多有轻微损害,血清球蛋白可增高。

3.虫卵检查 取粪便查虫卵对于确诊本病有重要意义,宜采用能显着提高阳性检出率的浓集虫卵的方法,如醛醚法、酸醚法或改良加藤法进行,并可同时做虫卵计数。虫卵计数有助于了解感染程度及治疗效果,以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虫卵,检出率更高。

4.免疫学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多种免疫学检查方法可用于检查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或该虫的血清循环抗原和粪便抗原,可用于患者的初筛及流行病学调查。

5.物理检查 B超探查肝,肝内光点不均匀,有斑片状回声,肝内胆管可有扩张。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1~2个月。急性感染表现见于部分初次感染者,尤其是一次摄入大量囊蚴时。患者于摄入囊蚴1个月内可出现寒战、发热、右上腹胀痛、肝肿大伴压痛、轻度黄疸,部分患者有脾肿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肝功能损害。数周后急性表现消失。

轻度感染者多无症状,偶因在粪便或胆汁中找到虫卵而得到确诊。

普通感染者可有食欲不振、上腹隐痛、腹胀、腹泻、乏力等症状,肝轻微肿大,尤以左叶为甚。部分患者尚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精神委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偶有胆绞痛及阻塞性黄疸表现。

严重的慢性感染者除上述普通感染者所具有的症状更重之外,可伴有消瘦、浮肿、贫血等营养不良体征,部分可进展至胆汁性或门脉性肝硬化,此时患者可出现黄疸、肝脾肿大及腹水等表现。

儿童患者可影响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可致侏儒症。

六、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如有进食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或虾的病史有助诊断,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因并未自觉而可能否认此类病史。

2.临床表现 在本病的疫区如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神经衰弱症状、肝区隐痛、肝肿大或有胆管炎、胆石症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3.实验室检查 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或肝B超斑片状回声有助诊断,但确诊有赖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发现虫卵。

七、诊断标准

1.病史中有进食生鱼或半熟鱼肉史。

2.上腹饱胀、厌食与腹泻。

3.肝肿大及胃肠道淤血,严重时伴有腹水,少数患者并发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

4.血细胞检查可见嗜酸粒细胞数增加。

5.少数便中可查见华支睾吸虫卵。

6.胆汁或十二指肠液检查,可查见虫卵。

7.华支睾吸虫抗原皮内反应试验,阳性率可达89.16%。

八、鉴别诊断

1.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 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损害均较着,病原学检查可检出相关病毒标志阳性。

2.其他肝胆及肠道寄生虫病 根据不同虫卵的检出结果可与其他寄生虫病鉴别。

3.脂肪肝 肝功能损害较多轻微,与本病相似,但患者体型较多肥胖,血脂增高,B超可见肝质地较密,粪便中无虫卵发现,肝穿刺活检可确诊。

上一篇:慢性胰腺炎 下一篇:胰腺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