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宪法学行政法学》第50页(1007字)

德国的一个主要政党。前身是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天主教中央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在德国西部地区(巴伐利亚州除外)和柏林建立了地方组织。1950年10月在戈斯拉举行第一届联邦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基督教民主联盟。前天主教中央党领袖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1876~1967)当选为联盟主席。1949~1966年该党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联合政府。党的领导人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1913~1992)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1969年10月大选后,同自由民主党联合组阁,成为主要执政党,勃兰特出任总理,后由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1918~ )继任。该党执政期间(1969~1982),经济上在坚持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企业自由自主”原则下,实行一定的计划的控制;主张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在大企业里实行劳资双方“对等的共同决定权”。对外主张西欧在军事上依靠美国的核保护,巩固西方联盟的团结与合作,加强西欧联合并发展东、西欧合作,实行东、西方在均势基础上的缓和;实行同苏联、东欧国家改善关系的“新东方政策”;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缓和南北关系。1982年9月17日,参加联合政府的自由民主党全部成员(4名部长)退出内阁,施密特组成社会民主党“少数派”政府。在野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同自由民主党达成协议,于10月1日在联邦议院通过“建设性不信任案”,把社会民主党赶下台。1983年3月6日大选中,该党所占议席由218席减为193席。同年11月18~19日举行特别党代会,改变以往赞成在联邦德国部署美国中程导弹的态度,400名代表只有14名代表投票赞成,3名代表投弃权票,其余都投反对票。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联邦代表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联邦理事会、联邦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联邦理事会选举11人组成主席团。在联邦议院中组成党团。其下属群众团体有德国社会主义青年“鹰团”,社会民主党高校联合会,艾伯特基金会。该党与德国工会联合会关系密切。是社会党国际的重要成员。党报是《前进报》,党刊是《新社会》)。党员约94万多人(1983)。主席勃兰特。该党执政期间,联邦德国同中国建交(1972年)。1984年5月勃兰特访问中国。1975年10月和1984年9月施密特曾两次访问中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