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水产养殖手册

遮目鱼养殖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水产养殖手册》第637页(3837字)

遮目(虱目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迅速,而且病害少,食物链短,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

遮目鱼属硬骨鱼纲,鱚目,遮目鱼科(Chanidae),遮目鱼属(Chanos),仅有遮目鱼(Chanos chanos)一种。见图37—3。

图37—3 遮目鱼

遮目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东至玻里尼西亚,西至红海和非洲的东岸,南至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东南岸,北至日本的南岸。中国主要分布在台湾、南海和东海南部,偶见于黄海和渤海。是东南亚重要的养殖鱼类。

一、生物学特性

1.生态习性 遮目鱼为暖水性集群鱼类。生长适宜水温为24—35℃,18℃以下生长停滞,12℃停止摄食,42.7℃以上或8.5℃以下是致死水温。广盐性,最适盐度为16—22‰,低于16‰或高于32‰,生长较缓慢。溶氧量降低至0.11—0.25ppm致死。平时喜跳跃,能跃出水面数米高。

2.食性 遮目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饵料种类与栖息环境有关。在河口的仔鱼饵料主要是硅藻,以后逐步摄食蓝藻,其中以颤藻和席藻(Phormidium)占优势。有时也摄食丝状绿藻及柔软的腐殖质。在咸淡水池塘中,其鱼苗天然饵料为生长于池底或滩涂表层的绿藻、蓝藻、硅藻以及栖息其间的原生动物、轮虫、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等。亦摄食一些有机碎屑。在人工饲养下,喜食米糠、豆饼、花生饼等食物。

3.生长与繁殖 遮目鱼最大个体超过150cm,体重可达15kg。池塘养殖的生长速度,取决于饵料供应、放养密度以及水温。养殖6—9个月,体重可达450g,便可上市,2龄鱼,体重可达1.5—2.0kg。

性成熟的年龄早者为5—6龄,以8—9龄居多。成熟的雄鱼体长达94cm,体重6.2—7.0kg。雌鱼体长达100cm左右,体重7.8—8.6kg。生殖季节因地而异,海南省产的遮目鱼为4—6月和8—10月两次,台湾产的为4—10月均能见到成熟的亲鱼。

二、人工繁殖

1977年4月5日在菲律宾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利用野生亲鱼,首次取得遮目鱼育苗成功。台湾省利用池养的亲鱼,在1979年7月育苗也取得成功。过去,池养的遮目鱼性腺发育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对池养亲鱼投喂过多的动物性蛋白,导致鱼体肥胖,抑制了性腺发育。后改以植物性蛋白,以藻类为饵料,即可使池养的亲鱼成熟,排卵也顺利,但孵化率较低。以植物蛋白为主,适当加入动物蛋白,可提高卵的质量。

海捕亲鱼有些不需注射激素诱导,便能产卵受精,但大多数都要经过诱导后才能产卵。常用的药物用量和注射方法为:①鲑鱼垂体,每千克用15mg和HCG1000IU配成生理盐水溶液,体积为1ml,分两次肌肉注射;②鲑鱼或鲤鱼脑垂体、HCG及维生素混合液,每千克鱼的用药量为20mg,HCG3000IU,维生素混合液1—2ml,分两次注射。

雌鱼经第一次注射激素后约5min,鱼体变色,背部由原来的暗淡绿色变成青绿色,所有鳍缘变为暗黑色、吻端及头的顶部均呈漆黑色。经过1h,鱼开始出现“喝水”(嚎水)。再过1h,鱼腹部更加膨胀,并由坚实变为柔软,尿殖孔进一步扩大且外突。接受第一次注射后约24h,鱼便可以大量排卵。为了减少操作中对鱼体的伤害,可用6ppm的喹哪啶硫酸盐或50ppm的2-苯氧基乙醇对亲鱼施行麻醉。

使用自然成熟的亲鱼,在暂养期要常充氧和定时投饵,若用配合饵料,要求饵料的蛋白质含量在14%以上。

人工受精大多采用干法。受精卵透明呈球形,无油球,卵径约1.2mm,稍带淡黄色,卵黄呈小颗粒状。受精卵在盐度为30‰的海水中沉于水底,当盐度高于34‰则浮于表层。在盐度为30—34‰,水温26.4—29.9℃时,充氧,经25—28.5h孵出仔鱼,在水温30—32℃下需20—21h。刚孵出的仔鱼全长3.2—3.5mm。孵化后2天发育较快,眼发黑,口形成,卵黄囊已吸收,全长为5.1mm。开始由内营养转为外营养方式。此时期,仔鱼往往大量死亡,是仔鱼“危险期”。孵化后第三至六天,全长5.2—6.2mm,开始摄食,饵料有硅藻、小球藻、牡蛎幼体和未成熟的褶皱臂尾轮虫,以及40—60μm大小的混合浮游动物。亦可投喂些豆浆和蛋黄液。孵化后10天,仔鱼全长5.8—9.0mm,即可将鱼苗转入池塘培育。

三、天然鱼苗的采捕

当前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养殖的遮目鱼苗大多采自天然海区。捕苗时要掌握好鱼苗汛期、渔场、鱼苗的形态特征。海区鱼苗出现时间,随地区及海况有差异。一般地区每年出现鱼苗1—2次。

鱼苗孵化后约4周,全长1.3—1.5cm,便有集群习性,具有趋光和喜低盐度的特点,多在底层有机物堆积、饵料生物丰富的海区。常涨潮时在岸边、河口处,退潮后在红树林沼泽地带以及海港、沟叉等处的浅滩。这些海区是捕苗的场所。天空阴暗、雷雨过后,或每月的大潮汛,是采捕鱼苗的好时机。因鱼苗个体纤弱,大多采用滤取法。常用的网具有八字形定置网、小抄网、推网或小型的缯网、拖网等。将捕到的鱼苗放入桶内,除去野杂鱼后放入鱼苗池培育。如需长途运输,可用帆布桶或尼袋充氧法。

四、养成

池塘要建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淡水调节,底质有机物质较多,有一定量粘质土的地区。养殖的池塘分为:鱼苗培育池、养成池、越冬池三类。①鱼苗培育池1—2亩,水深30—40cm,以利于底栖藻类繁殖、生长。②养成池以10—80亩为宜,长方形,水深50—100cm,池底较平坦,并挖下30—40cm深的沟渠,用于排水。③越冬池东西向延长,水沟形,面向南。水深2m左右。为了防寒,池的北面要用稻草或芦苇做风障。也可设塑料大棚的越冬室。

1.清池 冬季捕鱼后,将池塘排干水,彻底曝晒至底泥龟裂,以杀灭敌害生物,加速有机质分解。在放苗前一个月左右,开始整池,然后引水10—15cm带水清塘。

2.施肥 一般每公顷施干鸡粪或粪500—1000kg或豆饼、花生饼等,可单一或几种混合施肥,新池适当多施。施肥后注水10cm,关闭闸门,任太阳曝晒,使池水蒸发干涸。放苗前反复施肥2—3次,形成藻床,其丰厚程度与遮目鱼的产量成正比。

3.鱼苗的培育与放养 从海区捕获的鱼苗,体长15mm,经20—35天培育可长到4—6cm,才放入养成池。培苗密度0.46万—1万尾/亩。除底栖藻类外,可喂豆浆、面粉和熟蛋黄等,以后可用花生饼、米糠等。鱼种放养量一般每亩放600—1000尾左右,其中大、中型越冬鱼种,体重50—200g的为134—170尾/亩及3.3—5g的100—140尾/亩。如果池塘底栖藻类生长茂盛,进行施肥并投饵,放养量可增加20%左右。养殖中可捕大留小,以获得高产量。遮目鱼可以与其他海水鱼虾或淡水鱼混养。

4.饲养管理 要经常根据气候与水色的变化,适当追肥与投饵。精养池可用米糠、花生饼或豆饼。投饵按“四定”原则进行。要注意巡塘、防止浮头。注意水色,经常调节水位;检修闸门、堤基;防止敌害入池,及时清除敌害生物。

5.收获 一般养到每尾体重200—300g便可捕获上市。合湾省养遮目鱼多采用轮捕轮放的方式,从5月至11月中,每隔2—4周便捕获一次。为了获得较高产量,在收获前半个月左右多投精饵料。在捕鱼前先用疏网拉一次,使鱼受惊窜跳,排出粪便,亦称“消肚”,然后再用刺网捕获。在冬季干塘收获,或利用潮汐,逆水设置锥形挂网,使鱼游入而捕获。

五、越冬

在水温15℃前要做好越冬准备工作。清理越冬池,施肥培养底栖藻类。越冬适宜的密度是1.3kg/m3。越冬中天气暖和时要投一些米糠或花生饼。最好每周换一次水,但要避免温差过大。换水以潮汐水为理想,也可用地下水、工厂余热水。但要注意水质未受污染。

越冬后期水温回升,池中生物的呼吸量大,此时要多换水。当水温稳定后,即可放到养殖池养殖。

(编者:邬国民、吴琴瑟 审者:沈宗武、林华英)

上一篇:泥鳅的养殖 下一篇:水产养殖手册目录
分享到: